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农旅融合让堰头村变身“桃花源”

作者:谢立言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14期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17日 03时48分26秒 编辑:redcloud

 

 

 

  “目前梨子已经进入丰产期,今年预计能收获50万斤左右。”在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堰头村,村党支部书记贺光权指着身后成片的梨园说。

 

  近年来,堰头村借助“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翠冠梨产业,建成1200亩翠冠梨园,并由此打造“春赏梨花、夏秋采果品果”的乡村旅游产业,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堰头村以翠冠梨产业为龙头,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推动乡村旅游成为调整农业结构、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翠冠梨也成了村民捧在手里的“金元宝”。

 

  “我们村现在年收入能达到1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能分红约40万元。2016年,村里14户51名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但我们脱贫不脱政策,贫困户依靠土地流转分红、务工、低保兜底、资金分红等,年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贺光权说起这些年村里的产业发展,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提到未来规划,他更是信心满满,“把基础设施和产业做好了,我们下一步要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一个吃、住、游、玩于一体的康养中心,服务社会养老……村子会越来越美,村民们的干劲将越来越足。”

 

  除了翠冠梨,堰头村的特色农产品还有杨梅、桑葚、水蜜桃、红心柚……2000余亩的果园和月季园、植物园、三潭印月等“旅游+”精品景点,再加上梅花山庄、海棠山庄、水师山庄等一批农家乐,使堰头村成为“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世间桃源,游客来了有看的、有玩的、有吃的,村民也鼓了腰包、美了日子。

 

  可在2011年以前,堰头村还是一个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的“三不通”村,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近年来,堰头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现代休闲农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主业,以生态宜居为主线,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村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李晓兰是堰头村5组的村民,听说家乡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就和在广州务工的老公一起回到了家乡。李晓兰说,老公现在力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上班,自己就在金甲月季园门口卖一些土特产,每月能有2700元左右的收入,生意好的时候,营业额每天能有1000元左右。回家乡后不仅经济收入有了保障,还能照顾孩子,感觉生活很幸福。

 

  从早年交通闭塞、缺水少电、无人问津的小乡村,到如今每年吸引几十万省内外游客,产业振兴不仅给当地创造了经济收入,帮助当地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也使堰头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金甲梨园电商中心,力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彪和他的同事正在进行网络直播带货,展销台上摆放着各类蔬菜瓜果。陶彪介绍,通过微信小程序平台,把优质农产品“搬”到直播间,每月销售额可达60万元。“订单正持续增长,我们的目标是每个月卖到100万元。”陶彪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堰头村的经济日益繁荣,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上一篇 长沙的夜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