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产业崛起势正劲 项目潮涌逐浪高
————湖南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综述

作者:卢小伟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18期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1日 10时36分10秒 编辑:redcloud

 

  处暑过后,秋色翩来。湖湘大地上,夏意稍有收敛,人间依然一片热火朝天——

 

  8月31日,长益高速扩容工程正式通车,与此同时,醴娄扩容工程等6个高速公路项目同步开工建设;此前,在湘西州吉首市,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在株洲、岳阳、常德、衡阳等市,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

 

  潇湘沃土里埋下一颗颗火热的种子,等待丰收。

 

  7月25日,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观摩会在常德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和产业项目建设。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狠抓落实,坚定信心跟党走,咬定目标加油干,迎难而上、精准攻坚,以我们自身工作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确保“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2020年上半年极不寻常,冬末初春,新冠肺炎突如其来;夏季,十几轮强降雨又轮番袭扰三湘四水。战疫情,抗洪水,湖南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产业项目建设,以非常之力,应对非常之局。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湖南GDP增长1.3%、规模工业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主要指标由负转正,在全国经济总量十强省份中分别位居第1、第2、第2。湖南亮丽的“成绩单”引人瞩目。

 

  

早:率先在全国复工复产,掌握主动权

 

  人勤春来早。对经济发展、产业建设来说,抢第一步,下“先手棋”,是掌握主动权的不二之选。湖南深谙此道。

 

  农历岁末,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并随春运迅速向全国扩散。一江之隔的湖南首当其冲,一时间交通阻断,城市停摆,经济发展被迫按下“暂停键”。

 

  面对疫情突袭,湖南第一时间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21日,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战“疫”工作,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启动联防联控机制;1月23日,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成为全国首批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的三个省份之一。

 

  早决断,早谋划,早部署,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争取时间,为尽早实现复工复产奠定基础。

 

  在疫情防控战事正酣的2月初,省委、省政府开始为复工复产谋划布局。此时,全国大多数省份正在与疫情“酣战”。2月4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已由春节休假转入节后企业单位陆续返岗复工的新阶段。全省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疫情之下的项目建设,每一步都走得稳当又坚定。

 

  2月4日,湖南印发《全力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供应十条措施》,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防疫物资供应;针对企业用工紧张问题,开通“点对点”返岗班车,从家门口直通厂门口;率先启动物流企业复工,接通上下游物流渠道;省市县三级选派2万多名驻企联络员下沉到2.5万家企业,指导防疫,守护健康,协调生产;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省直职能部门累计出台百余条“真金白银”的惠企措施,全力支持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

 

  到3月初,湖南在建省重点项目已100%复工、100%到岗。通过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湖南一季度稳住了投资基本盘,投资增速居全国第6。尤其是16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省重点项目,投资增速逆势上扬,比去年快了3.21个百分点。

 

  3月14日,随着最后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长沙治愈出院,湖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实现清零,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此时,项目建设也出现重大转变,全省各地从集中力量抓复工向扩大有效投资转变,从被动防控疫情、帮扶企业向主动抢抓机遇、培育新增长点转变。势能逐渐累积,只等号角吹响!

 

  4月28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829个总投资达3657.4亿元的重大项目,在全省14个市州同时开工,吹响了提速发展的集结号。

 

  省发改委主任胡伟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紧扣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项目化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将对湖南促投资、稳增长、优结构、保就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新:老树发新芽,提速新经济

 

  在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观摩会召开前,省委书记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率领高规格观摩团,在益阳、常德实地考察了华慧新能源、奥士康、宇晶机器、中车新能源、中烟常德卷烟厂、中联建起、现代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园等企业和园区。

 

  细心的观察人士发现,此次观摩和往年略有不同,既有新上项目,又有老牌企业。是否有意安排?释放了哪些信号?

 

  省委书记杜家毫在大会上的讲话,道出了观摩背后的考量。他强调,要科学精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以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国产化替代力度;更加注重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跨境投资和国际贸易明显放缓,经济依然处于下行区间。面对这一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湖南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一新的发展格局?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成为新形势下的重要手段。

 

  实际上,湖南近年来不断加快对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今年3月18日,省发改委对外公布了第二批2020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其中就有不少传统产业技改项目,如华菱集团技术改造项目、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中烟常德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工程等。

 

  以中烟常德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工程为例,此轮技改旨在优化生产模式向品牌工厂升级,优化运行效能向智慧工厂升级,优化工房设计向生态工厂升级,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现代化的卷烟厂之一。

 

  还有益阳奥士康第三科学园高端印制电路板智能化生产线、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车间……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助推实现“老树发新芽”。

 

  在危机中育新机。新冠肺炎疫情阻断实体经济流通,却意外催热了“云经济”。有数据为证:今年1至2月,湖南互联网及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1.9%、4.5%;上半年,湖南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6%。

 

  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正是大势所趋。

 

  8月中旬,省工信厅发布《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2020年)》,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牵引,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据悉,100个标志性项目总投资达563.78亿元,其中5G项目12个、大数据项目21个、人工智能项目25个、工业互联网项目42个。

 

  目前,100个标志性项目全部在建,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45个、10亿元以上的10个、30亿元以上的6个。最大单体项目中联智慧产业城建设项目投资额达230亿元,迄今已完成投资30亿元。

 

  新基建发力、新场景驱动,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湖南新经济,正抓紧机遇御风飞扬。

  

 

链:激发“链”锁反应,增强竞争力

 

  新冠肺炎疫情急按暂停键,湖南为何能抵住冲击,社会经济迅速恢复活力?

 

  多位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在全国最早谋划启动复工复产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省内形成的产业链条——跨省域的物流、服务、人员受阻,省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密切配合,协同发展,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稳居全国第一,围绕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和山河智能四家龙头企业,聚集了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激发“链”锁反应。

 

  湖南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三一重工在迅速复工达产的同时,积极舞动“龙头”,上下游中小企业也跟着“活”起来。在三一重工帮助下,生产泵车料斗等部件的长沙康能,完成了出口泵车的零部件配套工作,产能很快恢复到疫前水平;接到三一重工等企业的订单后,混凝土搅拌站配套零部件供应商长沙鑫耀机械,也迅速达产满产。

 

  “突出领军企业带动、重大项目拉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曹慧泉说。

 

  6月28日,长沙地铁3、5号线同日“开门迎客”,长沙地铁“米”字格局正式成型。“后疫情时代”的长沙消费升温、商业发展,再添推动力。

 

  这背后,长沙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功不可没。长沙地铁3号线的城轨信号系统,就出自长沙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上的两家龙头企业: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和通号(长沙)轨道交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疫情冲击下,产业链优势得到体现,产业链短板也暴露明显。后疫情时代,发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成为湖南产业项目发展的重点。

 

  省发改委正聚焦延链补链强链,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谋划延链项目;以新型显示器件、功率半导体材料为重点,支持企业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布局补链项目;在强链上,围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优势领域,加快数字化转型和高端化升级。

 

  全省工信部门正在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围绕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精准补链延链强链,抢抓产业链就近配套新机遇;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两新一重”,继续谋划实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重大项目,布局一批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抓住技术创新和“补短板”机遇,组织参与国家工业“四基”攻关,巩固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链水平。

 

  今年6月初,湖南出台文件,给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划重点”,实行“一条产业链、一名省领导、一套工作机制”,明确到2025年,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产值力争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40%以上。

 

  其中,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含磁浮)、航空航天(含北斗)等产业链,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集群;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含IGBT)、生态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新型合金等产业链,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优:优化营商环境,建好“防波堤”“助推器”

 

  4月28日,全省14市州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当天,湘江鲲鹏首台服务器在长沙徐徐下线,标志着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迈出重要一步。

 

  与湘江鲲鹏首台服务器同时受到关注的,还有再次被刷新的“长沙速度”——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是长沙市委市政府、湖南湘江新区引进的重大战略性项目,2月19日,项目第一根钢柱开始吊装;3月20日,主体完成封顶;4月20日,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首条服务器生产线试运行。从筹建到交付,用时仅仅120天!

 

  受疫情影响,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困难重重,湘江鲲鹏项目进展也一度受阻。对此,岳麓高新区联合宁乡高新区,协调组建“产业帮扶链”,并协助施工方中建五局项目部“点对点”包车接省内各地的农民工返岗。多方努力下,该项目顺利拿到岳麓高新区第一张复工复产证,成为第一个复工项目。

 

  如果说疫情是来势汹汹的惊涛巨浪,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抵挡疫情冲击的“防波堤”。抗击疫情期间,全省各地积极推行线上全程办、预约错时办、特事秒批办、容缺承诺办、专人辅导办、主动帮代办等一系列举措;今年3月初,省发改委(省优化办)梳理了96条惠企稳企的“干货”政策,涵盖税收优惠、融资贷款、稳岗就业、财政奖补、运营成本、市场监管和办事服务7个方面,为项目建设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后疫情时代,良好的营商环境从“防波堤”变成“助推器”。

 

  7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从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进一步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等六个方面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7月21日,湖南省“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正式发布。这项由15项标准服务规范组成、涵盖全闭环操作流程的政务服务改革,进一步促进了营商环境的优化,让全省各地企业、群众“身在湖南、办事不难”。值得注意的是,“一件事一次办”还被纳入国务院《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安排》,已在全国13个省份和192个城市复制推广。

 

  此前一天的7月20日,湖南省纪委出台《关于规范政商交往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督促认真履职,促进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与企业正常交往,并列出负面清单,厘清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界线,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推动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放眼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也成为各地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的“高频词”。株洲市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其中就包括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降低企业投资建设成本。常德市出台《常德市优化营商环境2020版》,围绕各类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细化100项具体改革举措。改善营商环境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的长沙市,出台《长沙市营商环境优化工程2020年行动方案》《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等一系列纲领性、制度性文件,持续释放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信号……

 

  当下,在潇湘热土上项目建设正击鼓奋进、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热潮涌动处,一幅壮丽宏大的项目建设画卷正在三湘大地全面铺展,给人无限希望!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