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工作深度“融网”

作者:晏 昱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21期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06日 04时55分30秒 编辑:redcloud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代大学生是“史上最大的网络原住民群体”,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广泛而深刻。高校思政教育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技术迭代更新的新形势,如何调整策略、守正创新,实现思政教育线下线上结合,营造一个“理念共融、内容兼融、平台通融、方法互融”的网络思政“融”平台,既是形势所需,也是实践之要。

 

  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导”,促进理念共融。因时而变。做好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把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抓住当前变革、融合的时代特点,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势而变。善用新媒体创新思政工作,是检验高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效的重要内容。新媒体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而言,是新型的教育载体、开放的育人环境,是“课程思政”主阵地的有力补充,必须科学认识其特征、充分发挥其优势,增强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用理论和思想的力量武装学生头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校园、深入人心。因人而变。面对当代大学生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的现实情况,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推动思政教育传统优势与网络教育高度融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廓清思想迷雾,捍卫主流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成熟理智的好“网民”。

 

  从“抽象概念”到“具象实践”,实现内容兼融。网络思政教育要“有意义”“有意思”,就要力求做到“三度”。有时代热度。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切忌“假大空”,既要接天线,充分讲好中国故事,引领学生感受国家民族的发展脉搏,了解世情、国情和民情;又要接地气,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注重讲好身边故事,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有人文温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内容与网络形式的深层统一,要把从严要求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用青年话语体系吸引青年,用新媒体让网络思政更加生动有形,提升内容黏性和实效性。湖南师范大学通过不断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推出“喜迎十九大”专题漫画、快闪“震撼!迎华诞、颂初心,湖南师大万名师生为祖国歌唱”、《青春,为祖国歌唱》网络拉歌视频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出来、唱出来、诵出来、画出来”,极具感染力。有思想深度。网络思政同样是思想的教育,必须聚焦广大学生的思想兴趣,避免同质化、庸俗化和脱离实际等现象,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要问题讲准、讲透。

 

  从“刚性要求”到“弹性供给”,推动平台通融。抓好课堂教学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以优质的动画效果,充足的教学案例,丰富思政课堂授课方式;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农村社区、走进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网络空间群体学习优势,开展线上学习讨论,开发新兴第二课堂等,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抓好网络宣传平台。“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抓好校园网络宣传阵地,就要大力推广学习强国APP、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占领宣传舆论主阵地,扩大主流新媒体平台在学生中的覆盖面。湖南师范大学建设了学校“两微一端”、“星声”辅导员网络直播、“星耀”抖音等10余个平台,建设20个院级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构建了多维平台、多方联动、多样特色的网络宣传全媒体,让原本枯燥的教育内容直达学生“心灵”。抓好校园文化平台。注重发掘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时代文化、乡土文化、榜样文化等育人资源,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质量和品位。湖南师范大学的“至善讲堂”、校园文化艺术节、“未来教育家”“师大之星”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持续开展数年、影响深远,营造了向先进学习、向典型靠拢、向榜样看齐的浓厚氛围。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做到方法互融。一方面处理好“面对面”和“键对键”的关系。完善校园教育配套机制,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让方案、机制和人员“到位”,是做好网络思政工作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师生“云端相聚”开展线上教育工作越来越成为一种习惯。但云端“键对键”仍不能完全替代线下的“面对面”,只有发挥传统思政的优势,把发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分类来解决,才能打通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处理好“大众化”与“分众化”的关系。在新媒体时代,学生的思想更具自主性和个性化,对所有学生一个模式、一刀切的强压思维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状况,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深入研判当前学生群体特征与需求,提供分众化的定制服务,对重要问题“定点爆破”,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时因势开展好网络思政工作,真正做到因势利导、落实见效。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