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永州市零陵区:谱写乡村善治新篇章

作者: 来源:2022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2日 03时38分54秒 编辑:陈家琦


乡村治,百姓安;郡县治,天下安。近年来,永州市零陵区抢抓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两个“国字号”试点机遇,以小谋大、以治促兴,在乡村善治上取得了较好成效。

以“小工程”破题“大党建”。实施“党员‘137’包户”“党建强基”“五讲五比”三大工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施“党员‘137’包户”工程。以1名党员帮扶3户群众,切实做好守法、尚德、提能、勤劳、清洁、和睦、教育等七项具体工作,做到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的“五个到户”。实施“党建强基”工程。选优配强16个乡镇(街道)、334个村(社)领导班子,选派驻村第一书记76名,组建帮扶工作队62个,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队伍人手不够、能力不足、管理不严等突出问题,夯实基层执政基础,让基层的“火车头”动力更强。实施“五讲五比”工程。党员干部带头讲政治、比忠诚,讲学习、比能力,讲团结、比合力,讲担当、比执行,讲纪律、比作风,形成全民参与、比学赶超、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以“小例会”实现“大作用”。创建开展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全参与。聚焦“三资”,编制监督新清单。在深入调研、专题研讨,反复征求各个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将村级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资源分解细化,实行“清单化”管理,通过编制村级权责清单表和村务办理流程图,用制度规范村级权力,真正做到还权于民。破解“三难”,搭建监督新平台。每月通过“监督月例会+云直播”,利用网络平台全程直播、线上互动,实现“群众点单—协商定单—村委派单—干部埋单—群众评单”,有效破解村民代表召集难、干群交流沟通难和发现问题线索难,参与监督协商的群众、解决反映的事项均增加了数倍,农村信访量逐年下降。建立“三制”,打造监督新功能。坚持实行“阳光作业”,建立台账记录、监控留痕和档案管理“三项机制”,将收集意见、提出建议、督促落实、回复反馈等在《工作手册》上逐一登记,对重大村务决策审议、重要财务开支讨论全程录音录像,分类整理、立卷归档,全过程公开透明。该“例会”两次入选《中国反腐倡廉蓝皮书》,2021年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和平安创建案例。

以“小整治”美化“大环境”。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以环境提升促治理提升。全域抓整治。按照区委主导、政府主责、乡村主抓、部门主帮、群众主体的“五主机制”,强化多元参与治理、联点包户创建,上下联动、统筹推进,党员干部带头宣传动员、带头践行引领,与群众一起清垃圾、美环境、作示范。近年来,清理垃圾10.2万吨,清理河渠1032公里,改厕4.7万余户,拆除空心房75万平方米。全力抓示范。大力开展十镇先行、百村引领、千组示范、万家美丽的“十百千万”行动,示范镇整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1年创建省级精品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4个、市级美丽乡村4个。全面抓保障。探索区财资金补一点、镇财资金挤一点、帮联部门贴一点、乡贤能人捐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五点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近年来,区级统筹资金2亿多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6亿多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以“小网格”推动“大治理”。充分发挥网格的触角和探头作用,把乡村治理工作压实到第一线、最基层,做到事在网上办、力在网上聚。科学定界,组织覆盖“无缝隙”。以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为目标,在全市率先推行城乡网格化,将全区划分1135个网格,把“人、地、事、情、组织”全部纳入网格。全员定责,服务群众“有作为”。全面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扶贫帮困、志愿公益等服务120余次,形成了“一有求,众呼应;心相近,一家亲”的生动局面。群众定题,治理诉求“全回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网格员、“五老”、新乡贤、村辅警等力量,组建万人网格服务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累计解决物业管理、小区供暖、养老服务等各类诉求3000多件,营造了“大家事、大家办”浓厚氛围。

以“小公约”促进“大文明”。以推行“一约四会”(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为重点,引领家风带村风、村风带民风。村民定约。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以片以组或以屋场为单位,每年召开村民户主会、家庭主妇会,由村民对公约内容逐条逐项进行讨论和表决,真正把群众诉求反映出来,最大限度体现全体村、居民共同意愿,形成具有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村民公约。典范引约。将“最美庭院”“美丽积分”等制度“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推选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先进人物,每年评选一批文明村、文明户,以先进典型引导百姓崇德向善。全民守约。将乡风文明建设与村民公约深度融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进农村活动,“小手”牵“大手”,倡导文明新风,使守约成为村民自觉行动,确保约出“好习惯”,约出“好风气”。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