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君华: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上“高原”起“高峰”
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肖君华
当前,中央和省里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举办湖南省首届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端论坛,是一件恰逢其时的大事、喜事,也是一件翘首以盼的好事、实事。说它是大事,因为论坛是我省推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的重大举措;说它是喜事,是因为论坛在省级层面首开先河并为我省实质性推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开了个好头;说它是好事,是因为论坛为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静下心来充电补脑、走出书斋交友谈心的机会;说它是实事,是因为论坛关注和探讨的都是关系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远发展的大事大计。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文雄同志批示要求把高端论坛办成学习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强阵地,办成推进全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金字招牌。相信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高端论坛启动为标志,我省重点马院建设必将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按照中央要求和省里的部署,要切实把认识提起来,把精神振起来,把措施实起来,集中力量推动我省马院发展沿着正确方向上“高原”、起“高峰”。
一、要在“马”言“马”。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俗话说,“做哪行,说哪行话”。身在马院讲马列,既是天经地义,也是职责所系。身在马院尸位素餐会贻误党的事业,“非马”“污马”更会损害党的事业。马院教师绝不能成为西方利益和错误思潮的代言人,马院的讲台和课堂绝不能成为错误思潮、错误言论的传声筒。这是一条底线、红线,也是一条生命线。
二、要在“马”信“马”。马院的教师既要做积极有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传播者,更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践行者。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对某项事业没有信心、没有信仰甚至了无兴趣,就不可能将全部心思、全部精力、全部智慧倾注其中。“口上讲马列,心中有问号”的现象,要在重点马院建设中坚决予以纠正。
三、要在“马”用“马”。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维运动的“珠穆朗玛峰”,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既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马院的教学科研人员无时无刻不与马克思主义打交道,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应该悟得最透彻,也应该用得最娴熟。在“马”用“马”,就要学以促用、用以促学,把看家本领经常拿出来练一练、用一用,奔着“炉火纯青”的境界去,即使达不到也要确保“宝刀不老”、“一技在身”。
四、要在“马”护“马”。 历史与现实表明,从没有哪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让资本主义的卫道士如此恐惧,从没有哪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如此休戚与共。在“马”护“马”,往小处说,要维护马院声誉、为马院争光;往中处说,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六个二级学科发展好,把基本理论说清楚说明白说得让人信服;往大里说,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大道,勇做有几把刷子的马克思主义“卫道士”。要把“头”抬起来,树立“姓马光荣”意识,以在马院为荣,以教马列为荣,做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要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实际行动,敢于善于同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观点、错误言论作斗争。
五、要在“马”兴“马”。当前,马院发展的时机已至,势在形成,关键是抓住机遇、找准方向、明确重点、乘势而上。兴“马”,就要深耕主业,精准发力,切实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一批重点学科、一批交叉研究方向、一批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汇聚一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师、名师、德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聚焦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推进理论创新,积极贡献理论智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积极作为、进位争先。总之,要切实把我省马院打造成思想的高地、红色的阵地、人才的洼地和立德树人的基地。
(本文为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肖君华在湖南省首届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端论坛上的讲话)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