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新湘评论》2018年02期
P. 59
XinXiangPingLun
XinXiangPingLun
看天下
路》,舞蹈《挤奶姑娘》,以及蒙语相声、 病床榻的牧民进行专场演出,使牧民 医院,当看到电视转播国庆演出场面
民歌等,队员们还初步学习和掌握了 们感动得涕泪交流。有时,天阴下雨 时,十分关心地询问身边工作人员:乌
化妆技术。 或风沙弥漫,队员们照样化妆登场,一 兰牧骑来了没有?来的是老队伍还是
1957 年 6 月 17 日,在苏尼特右旗 丝不苟,认真演好每一个节目,努力搞 新队伍?就是在总理的亲切倡导下,
文化馆内,为乌兰牧骑的正式诞生举 好每一项服务。 乌兰牧骑走向全国,真正成为文艺战
行了一个简朴而庄重的建队典礼。6 乌兰牧骑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送 线的一面旗帜。
月18日,第一支乌兰牧骑踏上了光荣 歌献舞、热情服务的事迹,很快传遍了 从赶着马车、骑着骆驼,“蓝天当
的征途,揭开了为牧民群众服务,为民 草原上的村村户户。每当乌兰牧骑的 幕地当台,随时随地演起来”,到坐着
族文化艺术工作献身的崭新一页。 大胶轮车和鲜红的队旗出现在远方, 拖拉机、东风大卡车,再到乘坐豪华大
事业的开创总是伴随着艰难和 牧民们便纷纷从蒙古包里跑出来,高 巴、流动舞台车,乌兰牧骑的演出条件
困苦。乌兰牧骑的事业也是在极其 兴地互相招呼着:“玛奈乌兰牧骑依日 不断升级提档。不断改善的道路状
艰苦的条件下开始的。1957 年的夏 勒!”(我们的乌兰牧骑来啦!)孩子们 况,也让 90 后、00 后的队员们有充裕
天,缺雨干旱。一阵阵热风使本来应 更是乐得蹦蹦跳跳,庆贺着欢乐的 的时间当天赶回县城。
该 显 绿 的 苏 尼 特 草 原 变 得 一 片 焦 到来。 时代在变,乌兰牧骑的演出宗旨
黄。在草原上跋涉,可不是一件容易 第一支乌兰牧骑的试点演出和服 从未改变。眼下,苏尼特右旗乌兰牧
的事。在巡回演出途中,队员们常常 务活动胜利地结束了。实践证明,乌 骑第十一任队长蒙克,正在指挥排演
57
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有时,队员们 兰牧骑是适应牧区文化工作需要的一 蒙古剧《生命之树》,向乌兰牧骑建队
不得不围着一个臭水泡子解渴。生 种新型的文化工作队,是一种好形式, 60周年致敬。
活虽然艰苦,但队员们的情绪却十分 好办法,试点是成功的!从此,乌兰牧 乌兰牧骑成立以来,《顶碗舞》《筷
高涨,他们走到哪里,就给那里带去 骑这面鲜艳的旗帜在祖国北疆冉冉 子舞》《鄂尔多斯婚礼》等艺术精品广
歌声和欢乐。一种崇高的事业感,鼓 升起。 为流传,牧兰、拉苏荣、金花、德德玛等
舞 着 每 一 个 同 志 去 忘 我 地 工 作 和 艺术家群星闪耀。60 年来,乌兰牧骑
“即便只有一个观众,我们照
奋斗。 不仅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
样演出”
乌兰牧骑的多能、多用特点,从 也成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各民
一开始就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在各 乌兰牧骑有句响当当的口号:不 族团结和谐的坚强阵地。
地的演出活动中,队员们都是身兼数 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 正是草原上衣食住行的历史性变
职。有的既是报幕员又是歌手,既是 民。即便只有一个观众,照样演出。 迁,日益增进的民生福祉,农牧民年复
舞蹈演员又是器乐演奏员。在演出 有时赶路几个小时看不到一个人,好 一年的金色收获,提供了乌兰牧骑长
前后,他们还要分别充当图片展览讲 不容易看到个牧羊人,他向乌兰牧骑 盛不衰的源头活水。只有源自生活的
解员、售书员、业余文艺辅导员、民歌 招手,队伍就停下来,为他跳支舞,唱 真情演出,才能拥有台下观众丰富的
搜集员以及摄影员、播音员、理发员 首歌。自治区75支乌兰牧骑,每支都 “表情包”。
等等。 能讲一串类似的故事。 从不错过为一个观众演出,到不
乌兰牧骑队员们的足迹洒满了苏 这样的队伍无疑赢得了广泛的欢 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
尼特草原。他们边走边演,把牧民喜 迎和关注,他们不仅收到了牧民无数 队,乌兰牧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
爱而难得看到听到的歌舞送到村屯浩 的哈达和银碗,更收获了国家领导人 念,在草原上深深扎根。
特和一个个放牧点,把各种服务活动 真切的关怀。毛主席曾3次接见乌兰 乌兰牧骑的队员前赴后继,坚忍
送到家门口和蒙古包里。为了认真体 牧骑的文艺战士,刘少奇、朱德、邓小 不拔,数十年如一日,和农牧民结成一
现党和人民政府对千百年来贫穷落后 平等中央领导,都曾多次观看乌兰牧 心,打成一片,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
的蒙古族同胞的精神关怀,队员们不 骑的汇报演出。周总理则先后接见 “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唤作“玛奈
辞辛劳地常常为一两个正在放牧或卧 12 次,1975 年,周总理病重住进北京 呼和德(我们的孩子)”。他们带着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