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高举人民文艺的旗帜

作者:陈善君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15期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05日 04时53分27秒 编辑:redcloud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5年多来,湖南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文艺的旗帜在三湘大地高高飘扬,湖南文艺迎来又一个兴盛发展的黄金时期。

 

  人民文艺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文艺逐步走出被市场牵着走的被动局面,不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再唯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票房、码洋等量化指标是举,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创作导向上由“娱乐至上”转变到“人民至上”,奋力推动湖南文艺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中不断满足三湘儿女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2019年8月,湖南获得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奖的图书《乡村国是》、电影《十八洞村》、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那座城这家人》等,就是近年涌现出来的人民文艺的典型代表作品。

 

  人民文艺爱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剧中人”。人民文艺必然要以“人民”作为表现主体,为人民创作、为人民代言。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三湘大地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奋起抗疫,歌颂“最美逆行者”、聚焦抗疫最前线、记录全民“宅”生活,取得了“暖人心、聚民心、强信心”的良好效果。近年来,湖南坚持主办的“欢乐潇湘”群众汇演活动,让百姓当主角,请“草根”当明星,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不管是“代言”也好,“立言”也罢,人民文艺必然要采用人民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被誉为“文艺湘军”中的“乌兰牧骑”——“笑满三湘”湖南文艺志愿服务队,自从2014年来,走进厂矿、乡村、学校和军营,踏遍三湘四水,经常在田间地头、建设工地、生产一线举行义务演出。既为百姓送欢乐、送文化,又从百姓那里汲取生活滋养、艺术灵感,同台演出、互相学习,使“笑满三湘”文化服务的人民性和艺术性更加相得益彰。

 

  人民文艺人民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湖南的人民文艺究竟怎么样,最终还是要以三湘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三湘大地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可喜变化,湖南人民改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以及由此带给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否在我们的文艺中得到全面、充分、深刻的体现,这取决于我们人民文艺创作生产的能力和态度。正在抓紧创排的歌舞剧《大地颂歌》,就是旨在讲好脱贫攻坚的湖南故事,传递脱贫攻坚的文艺力量。

 

  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文艺创作源远流长;从周立波、丁玲、沈从文到张扬、莫应丰、古华,从田汉、贺绿汀、齐白石到李谷一、谭盾,湖南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新时代的湖南文艺工作者,我们确实迫切需要那么一股劲,敢为人先,甘于奉献,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性和毅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接续往圣前贤的薪火,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出喜闻乐见,同时又具有湖湘风味、中国气派和中华美学精神的精品力作,谱写出新时代湖南人民文艺的新篇章。

 

  (作者系湖南省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