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邓小平为什么提出“小康社会”

作者:曹应旺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12期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1日 04时35分47秒 编辑:陈家琦


“小康”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著作和谈话中使用频率最多的用语之一。从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状况看,他称之为“小康社会”;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富裕状况看,他称之为“小康之家”;从家庭和社会的富裕程度看,他称之为“小康水平”。这三个概念,他用得比较多。此外,他还用过“小康生活”“小康目标”“小康状态”等概念。

邓小平第一次讲“小康”时讲的是“小康之家”,是1979年12月6日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来的。邓小平第一次讲“小康社会”,是1980年10月15日在一次会议上讲“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进入小康社会”。这也就是不久后邓小平提出的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1980年以来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用语之一。举国上下,人人皆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十六大到十九大,“小康社会”都出现在大会报告的标题上。十六大报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报告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报告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九大报告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正是在这20年锲而不舍的奋斗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得了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回望走过的路,探究一下邓小平为什么提出“小康社会”,无疑有重大意义。


要让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这是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人民立场

“我们现在就是做一件事情,使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摆脱饥饿和贫困,达到小康状态。”这是1982年11月16日邓小平和王震会见日本社会党朋友时讲的一段话。这段话集中体现了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人民,就不会置人民生活于饥饿、贫困之中而不顾,就一定要竭尽全力改变这种状态。

“文革”期间,邓小平曾被疏散到江西,亲眼目睹了老百姓生活贫困的状况。1972年11月中旬,他到三湾村看到“老表”们初冬时节大都仅仅穿着一条单裤且都是自织的土布,住房比较差,生活还是很苦,人均收入每年就是三十几块到四十几块钱。对此,邓小平讲了一句话,“今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这是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老百姓贫困状态时说的一句话。1975年,邓小平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成为他心中的大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在东北考察时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主导的政策就是一门心思搞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先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再解决人民的小康问题。他愤怒地批判“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论调,认为“那是荒谬的”。他坚定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他对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忧心如焚,果断地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要求一心一意搞建设。他说:“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没有邓小平这么深的人民情怀,这么坚定的人民立场,是提不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


要让中国摆脱落后实现现代化,这是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雄心壮志

要摆脱贫困让人民的生活好起来,必须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改变全国绝大多数人依靠手工搞饭吃的局面。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伊始就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而奋斗。后来发现仅提工业化不全面,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立了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了这个奋斗目标。但是,“文化大革命”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干扰和阻碍了现代化建设,而不切实际的冒进也影响了现代化建设。对于前者,邓小平批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对于后者,他强调欲速则不达,要脚踏实地。

1978年秋以后,邓小平将朝着现代化目标前进的决心称作“雄心壮志”。“雄心壮志”成为他此后讲话和文章的关键词之一。他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搞现代化建设就要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1978年9月,他在东北考察时指出:“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我们要有这个雄心壮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要求一切工作围绕着现代化建设这件事,“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住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1978年10月、11月,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亲眼看到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不仅与日本比有很大的差距,就是跟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这促使邓小平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从中国生产力水平低的实际出发,在20世纪内只能搞一个最低目标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于是,1979年春,他提出了“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设想。这年冬,他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解释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从这时起邓小平讲的“雄心壮志”,近期目标就是“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再进一步的目标就是现代化。1984年6月,他对来访的日本朋友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这同你们相比还是低水平的,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几个月后,他又对外国朋友说:“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后来,他又称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发展目标为雄心壮志。他说:“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可以说,没有邓小平执着地追求现代化、一步一步地摆脱落后的雄心壮志,是提不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根本方法

没有雄心壮志不行,但雄心壮志脱离了实事求是也不行。雄心壮志一定要与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结合起来。

邓小平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是两条最根本的东西。”他在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他综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出国考察得出的认识,深感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国民经济走到世界前列,讲了大话,不符合实事求是。1979年10月4日,他指出:“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正是从这样的实事求是的认识出发,这年12月6日他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29日,他又对来访的外宾说:我说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目标,第一步到二〇〇〇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坦率地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坚定地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办事,也是提不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


对“大同”“小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这是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文化基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小康社会”这个词,这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实事求是”这个词一样。“实事求是”是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认识论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并从认识论上接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脉和当代中国的地气。“小康社会”是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从发展论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并从发展论上接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脉和当代中国的地气。

邓小平不像毛泽东读过许多线装书,他坦言“我读的书并不多”,但“大同”“小康”的文化基因却在他身上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小康”一词,早就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礼记·礼运》记载的孔子论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和“立田里”“谨于礼者”的“小康”。孔子所讲的“小康”,也就是《孟子》中说的“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有百亩之田可耕,有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邓小平小时候上过私塾,是读过“四书五经”的,自然知道古籍上讲的“小康”。“小康”又是中国社会里代代相传、口口相传的“日子好过”的状况,邓小平自小是听到“小康”的传说的。正因为如此,1988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竹下登回顾提出小康目标的过程时说:“中国历史上有‘小康之家’的说法。小康社会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对“大同”“小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也是提不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

小康社会是一个让人民日子好过的目标,是一个雄心壮志的目标,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目标,是一个浸润着“大同”“小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目标。正因为这四者集合在一起,邓小平才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