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阅读:读懂中国,难在哪?(下)

作者:陈晋 来源:2022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18日 02时46分50秒 编辑:陈家琦


问:我还是觉得,了解信息是很重要的。执政德国16年,去年10月26日正式卸任总理的默克尔女士,曾经12次访问中国,而且习惯上是访问北京后总要到别的城市走一走看一看。2019年9月,她在武汉说:“尽管我们的制度完全不同,但我必须说,中国正在做很多建设性工作,以便让民众从较为贫穷的生活水平进入中产阶层。”她还说:“我们当然抱有不同的政治观点,这根本不是问题。”

答:了解信息确实重要。默克尔的阅读方式说明,即使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只要不偏执和傲慢,也会得出比较理性和客观的结论。政治观点不同,立场不同,并不会妨碍人们去认真了解自己不太熟悉的国家和人民。

当然,掌握信息,阅读中国,也有个方法和角度的问题。

担任过法国政府总理的拉法兰先生,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到访中国一百多次,把他了解到的信息和自己的判断,写进《中国广角》《一带一路规划大事件》和2019年出版的《中国悖论》。2001年我在法国采访他的时候,他曾签名送给我一本他写的关于朱镕基(当时的中国政府总理)的书。他的阅读方式,是频繁和持续地观察,看大局和走势。

拉法兰的《中国悖论》说:对许多欧洲人来说,中国是一大威胁,这是由于欧洲对这个复杂又看似自相矛盾的东方国家缺乏了解。定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从不同角度可得出不同结论。“中国拥有集权的政体,但地方政府也拥有很大权力;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但同时是世界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军者;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收入仅排第82位,在智利和保加利亚之后。”因此,“在这个复杂的国家,每当我庆幸自己对中国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时,却在接下来的几小时内看到相反的一面。”

看来,要义在看中国的全局和走向,看成长和发展,看看内部复杂甚至矛盾的故事。基本观点应该来自基本事实,而不是个别事实。从个别事实中可以推导出自己想要的结论,但这样的结论常常是不可靠的。

拉法兰是否读懂了中国,见仁见智;他的阅读立场和方法,却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中国人并不认为自己国家一切都好,不介意别人定义成一个复杂甚至矛盾的国家。


为什么会“横看成岭侧成峰”

问:要读懂一个曾经陌生,现在也不算太了解的国家,即使拥有足够信息,甚至转换立场,也难实现。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所在,还受着其文明和价值观的支配。

答:确实。阅读中国,为什么会有不同立场?秘密在于阅读者的利益需求和价值观支配。

中西方虽然有利益分歧,但毕竟存在为数不少的“利益汇合点”。如果有寻求和扩大“利益汇合点”的想法,阅读中国,无论是“横看成岭”还是“侧看成峰”,各种观点都是可以讨论的。

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关于中国发展起来后一定会对世界形成威胁的言论,靠的是将来一定会怎么怎么样的假设,也没有拿出中国在历史或现实中,确实给别人带来伤害的证据。看来,这属于被“假设”的利益驱动,导致不负责任的“误读”。

问:按西方的历史逻辑,每一个大国的崛起,总会不断拓展延伸它的利益边界,担心中国的发展导致自身利益受损,是可以理解的。

答:中国的发展,引发别人担心,虽属人之常情,但毕竟不宜把“担心”作为阅读的出发点。

拉法兰出版《中国悖论》后,法国电视台《政治节目》的主持人问他:“您的描述让人觉得中国人都是爱好和平与对话的‘天使’,他们被误解了。中国深入投资非洲、收购欧洲港口等做法不正是‘侵略性’扩张吗?”

拉法兰以他的方式回答说:“中国当然要谋求发展,要保障自身利益。您能找到一个不寻求维护自身利益的国家吗?中国在历史上从来不是好战者,参与战争是因为先被侵犯。中国人发现非洲比欧洲人早,但从未殖民非洲。中国也从未主张扩张主义、军事帝国主义等。所以,恐惧中国才是最糟糕的事。”

是不是有些奇怪?如果把投资非洲、收购欧洲港口这类正常的商业活动,视为“侵略性扩张”,那又该怎样解释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比比皆是的“深入投资”呢?又该怎样解释欧美国家的企业和资本在中国市场的许多收购之举呢?没来由的不合常理的利益“担心”,难免生出没来由、不合常理的误读。

把中国当朋友,不一定成为盟友,但肯定不会成为敌人。中国发展向世界的延伸风格,从来是竞争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如果把中国当敌人,很可能就真的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创造出一个“敌人”,往现实世界看去,满眼都会是这个“敌人”的影子。

中国有句成语,叫“邻人疑斧”。是说有人丢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家儿子偷的,于是便仔细观察,发现这小伙子走路的姿势,说话的声音,面部的表情,都像是小偷。不久,他在自家屋子里发现了那把斧头,再观察那个疑似偷斧头的小伙子,觉得走路的姿势,说话的声音,面部的表情,都很正常,不像是小偷。

一些人阅读中国,是不是有些像这个以为丢失斧头的“邻居”呢?

问:现在说说影响读懂中国的价值观。

答:我的感觉是,现在的西方政坛、媒体及智库的骨干,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他们认识和判断事物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和经历过二战的老一代人,已经有明显区别。

因为有二战的伤痛,老一代人在看待异己的事物时,通常是“求同”先于“存异”,“竞争”多于“硬撞”,搞好自己的事重于干预别人的国,寻找盟友多于树立敌人。这就是美苏冷战几十年,终究没有演变成世界性“热战”的原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在千钧一发之际,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能够相互妥协。

西方今天的某些精英,多少改变了先辈们的处事方式。维护自身利益和价值观,更倾向于“零和”博弈,重“存异”轻“求同”。如何“存异”,如何“求同”,也偏于实用主义。这就导致价值标准不确定,有时候甚至自相矛盾。在阅读中国的时候,容易采用两套价值标准,对中国一套,对自己一套。结果是出现“先天性误读”。

比如,关于中国的制度体系和治国理政方式,表面上是西方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可能是一个盲点。因为对己对人是两套价值观,虽然在关注,但难免是雾里看花,最终看到的只是自己愿意看到的。

价值观支配的阅读,自然会预设前提和标准,容易形成这样一种阅读逻辑:中国虽然也在现代化过程中,但采用的制度,拥有的文明,实现发展的道路,和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不一样,不符合西方的价值准则,是个异类。所以,我们不信任你,要质疑你。

问:这个指控可能很严重,能举个例子吗?

答:2019年,香港黑衣暴徒冲进香港立法会机构,美国政治家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1年,特朗普拥护者冲进美国国会大楼,还是这位政治家,又说是“对民主的无耻攻击”。

同样一座山,横看,是绵延的山岭;侧看,它变成了孤立的山峰。

问:看来,这里面会有很多故事。

答:有幅传播很广的照片,貌似一名香港警察躲在墙角打冷枪。看起来好像是这么回事,“有图有真相”。但真相被不久前公布的同一位置的俯拍全景的照片揭穿:一个警察在孤零零地执行公务,周围挤满了100多个记者,所有的镜头都对准这个警察,就是没有一个对准前方的暴徒。人们只看见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而作为记者,只报道自己想要报道的东西,就有些黑色幽默的感觉了。

合法的游行集会参与者,一般都不会故意隐瞒身份,或者把自己的脸蒙起来不让别人看见。否则,会容易滋生犯罪意图,放纵自己的犯罪行为。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有禁止蒙面的法律,美国早在1845年就制定了禁止蒙面的法律,最严厉的是加拿大,违反“禁蒙面法”的人最高可处10年监禁。中国香港特区政府2019年制定《禁止蒙面规例》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却告诉香港特区政府,不得通过这部法律,而且语带威胁。

我感觉,“阅读”中国,如此使用双重价值标准,如果诚实,内心应该会有纠结和不安。因为它伤害了民主自由的崇高含义。


中国人的耐心和信心

问:面对西方的舆论氛围,中国人是不是感到委屈?

答:无所谓“委屈”。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舆论上的主导权,还没有上来。西强东弱、西强中弱的舆论格局,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难以改变。

早些年就流传一种说法,近代以后,中国似乎注定要经历三个阶段,挨打—挨饿—挨骂。为摆脱第一种处境,中国人搞革命,经历了一个世纪(1840到1949),建立新中国,不再挨打;为摆脱第二种处境,中国人搞建设,搞改革开放,通过持续发展,用了70年左右的时间(1949到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不再挨饿;目前,中国处在力求摆脱第三种处境的情况。对此,中国人有心理准备,有历史的耐心。

问:什么样的心理准备?

答:就是不指望短时间内能够化解“挨骂”状态。关键是要办好国内的事情。办好自己的事,一是要切实改进和完善一些不足的地方,包括“骂”者们指出的一些确实应该纠正的问题。二是要稳定发展,不出大的乱子,对外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历史来证明,中国的进步是不可遏制的,中国的发展是对世界有好处的。到一定时候,那些有意“误读”的人,心态和想法自然会出现变化,中国无端挨“骂”的情况会少一些。

问:如此漫长的历史安排,真的是有历史的耐心。中国太复杂,因为从头到脚似乎都长着让西方感觉陌生甚至隔膜的貌样,还有一股很自信的精气神。这样的国家形象,似乎又增加了读懂的难度。

答:其实,中国人有时候也需要读懂自己。

问:你认为中国人读懂自己也是件难事?

答:起码是件不容易的事。讲述中国,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

一种是“妄自尊大”。以为自己样样都了不起,不大愿意谈不足和缺点,包括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实际上,数十年的持续发展,把中国带到了一个没有先例可循的位置。“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晚年的一个预见。今天的中国,需要有忧患意识。

一种是“妄自菲薄”。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面貌和过去大不一样。就像一个人,个子长高了,穿在身上的旧衣服显得很小,如果他对人说:看,我穿的还是小孩衣服,还没有长大呢!这就是妄自菲薄,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实际上,别人看着你鼓鼓囊囊的身体,不仅不相信你说的,还觉得你很不诚实,显得滑稽。

知识界也在争论邓小平提的“韬光养晦”需不需要继续坚持。如果这个概念指的是不称霸,不自以为是,不说大话,不干预别国内政,不在世界上当老大,不惹事不生事,不动摇办好国内事情的战略定力,那么,是应该继续坚持的。

如果把“韬光养晦”理解为故意矮化自己,以无所作为来躲过长大以后必然面对的压力和责任,或者为了缓解压力、减轻责任,甘愿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这是“庸俗的谦虚”,反倒让别的国家的人民看不起,或者引起别人更多的猜疑。

我们面对的压力,有的可以通过灵活的方式来处理,有的是无论怎样灵活都无济于事。在别人不讲道理、不顾一切挤压你的时候,你如果不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还以“韬光养晦”自诩,恐怕连普通老百姓都会起来反对你。

问:你既反对“妄自尊大”,又反对“妄自菲薄”,岂不是典型的“中庸之道”?看起来不偏不倚,实则没有立场。

答:这不是立场问题,是有没有自信的问题。自信不是“妄自菲薄”,当然也不是“妄自尊大”。只有用“不偏不倚”,中道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压力和责任,进而和别人诚恳对话,才可能让外国人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进而去读懂它。

问:读懂中国,还有什么障碍?

答:对外话语表达。由于和西方缺少文化默契,容易显得隔膜。比如,我们常说西方误读和评判中国,是“刻舟求剑”,是“削足适履”,包括我前面说的“邻人疑斧”,有点文化的中国人一听都懂,觉得非常恰当而且含蓄幽默,但外国人听了则莫名所以,把它们翻译过去,需要好几段话,而且味道也会变许多。

有的对外传播交流,描述中国,特点是严肃、大气、准确、鲜明,这是需要的。不足是缺少实感,容易让听者、读者失去耐心和兴趣。遇到“异见”强烈的人,还会说你这是文件语言,显得空洞;遇到那些不搞政策研究的西方人,会认为你没有在讲真实的中国。

中国经常面临这样的“舆论困境”,哪怕讲的内容是真实的,由于表达有隔膜,仍然不能在第一时间把消息传递出去。于是,“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世界”。

问:有这类对话交流障碍的具体例子吗?

答:我们曾经采访过一位参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官员,他讲到一个真实的对话交流出现障碍的事情。谈判中,美国代表提出中国的农业补贴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农业部的一个年轻处长。他按国内的话语方式讲“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政策,说中国农民很辛苦,有些农民卖了粮食还拿不到钱,政府打的是“白条”等等。中国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很着急,这不是答非所问吗?奇怪的是,他讲完后满场鸦雀无声,居然没有像别的问题那样犀利追问,这个问题就这么过去了。

为什么这样顺利?因为中国的政策话语,先翻译成英语,再翻译成法语和西班牙语,外国代表并没有听懂,比如“打白条”,外国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不懂,当然也就提不出问题了。

问:这个例子有意思。在谈判中,这或许是偶尔的侥幸;从对话角度讲,的确不算成功。

答:这类事情提醒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不容易。要避免讲冗长的、没有针对性的、不切实际的话,多讲简短、平实、新鲜的话。新时代中国一直在努力改进。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