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稳预期,持续激发经济发展韧性

作者:吴金明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9期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15日 10时59分13秒 编辑:redcloud

 

  应该看到,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确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我国经济一改长期“开门红”的惯例,出现了少有的“灰头灰脸”情形。但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抗击疫情,成效显著。目前,我国正转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两手抓”阶段。毫无疑问,在“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特殊时期,推进“六稳”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稳预期成为了稳信心、稳经济、稳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前来看,稳预期的最大任务就是控制和消灭疫情,有序恢复经济秩序,增强内生动力,持续激发经济发展韧性,努力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事实上,也只有稳住了预期,持续激发经济发展韧性,才能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化危为机稳预期。不管是否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都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持续蔓延,正在影响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链的布局与分工。可以说,近几年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模式和全球价值链所处的地位都在发生变化,之前新技术革命和贸易摩擦已经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产生了影响,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新布局又产生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并导致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国际市场与国际需求订单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正在全球持续蔓延的疫情也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一些新机遇,主要有:深化我国财政支出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性财政模式的机遇;建立健全我国公共应急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机遇;加快新基建落地和5G商用步伐,建设数字政府、“云社会”、智慧社区和发展“宅经济”的机遇;振兴中医,实现中西医并举发展的机遇等。因此,必须适应这一新变化,在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高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必须在优化我国医卫体系,建立世界唯一的中西医两套体系并走向融合的独特“大健康”“大卫生”体系上下功夫;必须在新基建、5G商用和发展“宅经济”或“云经济”或“手指经济”等上下功夫。只要我们能准确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化危为机,抢抓机遇,就不仅可以为完成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夯实基础,更会加快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持续激发经济发展韧性,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进一步扩大内需,以扩大的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冲外需的下降与不足。

 

  落实政策稳预期。针对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今年一季度,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宏观政策的调节力度,密集出台了包括减负降本在内的针对性政策。相关政策措施的精准实施和加快落地,让更多企业和投资者等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在增强稳定发展的预期和信心的同时,正在激发经济发展的韧性。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金融等政策轮番推出,各方面的基础保障工作不断加强,从一开始的“对疫情发展情况难以预料”到现在的“国内疫情基本可控”,企业正在有序进行复工复产,其间最重要的成绩是稳定了市场各方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期,避免了疫情下的非理性操作。可以说,正是因为果断有力的应对措施,稳定了市场情绪,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才能确保就业、外贸、金融等工作平稳推进。因此,从现在起,我们更要牢记,就业为民生之本,预期为信心之源。在当前这一特殊情势下,信心的确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源自百姓预期,预期来自政策的执行与落地成效。当然,政策执行不应是消极的,而应积极地促进财税、金融、物价政策与消费、投资、就业、产业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促进预期与信心“双稳定”,达成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在政策落实中,要特别注重解决妨碍惠民惠企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和“中梗阻”问题,注重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走样”“搭配绑架”和“索拿卡要”等腐败问题,使各级各类优惠政策的雨露阳光惠及广大企业与群众,提振打赢疫情防控战和复工复产战的信心,真正稳住经济发展的预期,激发经济发展的韧性。

 

  落地新基建稳预期。新基建指的是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它不仅有利于托底经济、助力经济复苏,还可以从根本上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激发经济发展韧性。因为,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不同,被赋予新的科技内涵,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乘数效应和撬动效应的“杠杆”,被专家认为“是开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必经之路,是一切改革转型的基础”。自今年开始的未来几年,将是我国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大规模部署的关键时期,新基建作为新业态、新技术,代表着轻资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是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内容,在政策“红包”以及全国50万亿元投资规模的驱动下,新基建一头连着巨大投资与需求,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强大消费市场,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尤其是新基建的领头雁——5G,将开启机器人进化和城市进化,互联网让无生命物体变成有生命价值,特别是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智慧城市等正在彻底颠覆传统社会组织,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从“土地掘金、资本生财”迈入“数字掘金、智慧生财”新时代。在这一时代,产品变服务,专用变共享,封闭变开放,局部优化变整体优化;在这一时代,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但传统行业、传统企业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惠性“赋能”则可以获得新生。而2020年则是5G商用元年,随着5G为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赋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将不断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将深度融合,智能社会正加速来到。据专家预测,2020、2025和2030年,全国5G商用的直接产出将达到4840亿元、3.3万亿元和6.3万亿元,间接带动产出将达1.2万亿元、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两者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9%和24%。

 

  促园区转型稳预期。如果说新基建等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引擎的话,那么,县级工业园区的市场化转型则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韧性所在。随着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园区特别是县级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对稳预期、稳发展至关重要。湖南县级园区多是“政府管委会+政府平台公司”的建运管模式,多数是综合性园区,基本上是采取政策性招商方式。虽然这些园区对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较大的隐性债务负担,导致多数县级园区及其平台融资受限,融资能力下降。一般来说,政府主导型园区在规划、土地征用与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办事效率等方面具有优势,也容易获得政府土地和银行资金的支持,但易滋生寻租腐败、拼政策招商、恶性竞争、兑现难、厂房空置、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而企业主导不仅可以降低政府隐性债务、降低政府土地开发风险,而且可解决信息不对称、不真实的问题,还可完善产业园或园中园的整体配套,更有利于招商引资以及对园区的运营管理。面对疫情挑战,如果不推动县级园区的市场化转型升级,不激活新一轮招商引资,将难以稳住县域经济发展的预期。因此,要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推进园区市场化转型,将政府主导型园区变为市场主导型园区,将综合性园区转变为专业性园区,将政策性招商转向竞争环境招商。工作中,不仅要规避追逐优惠政策的“候鸟式”企业集聚,注重培育留得住长得大的“小巨人”企业,更要打造基于可分性与模块化的特色产业链,注重构筑县域优势产业群,打造县级园区升级版。

  

(作者系湖南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