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正确认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

作者:刘志辉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1期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03日 07时22分29秒 编辑:李志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蓝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一科学判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精准把握,为我们正确认识发展大势、防范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发展环境作出的论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对形势的判断新增“重要”两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在讲话中沿用了这一判断。新增的“重要”两字,是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十分慎重的判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延续了这一判断,就国际国内形势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要求全党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办好中国的事情。


就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提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纵观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要论断。“十四五”时期区别于以往五年规划期的最大不同,就是我国发展外部环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趋势,是稳妥应对变局、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前提和基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和挑战。就机遇而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就挑战来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和挑战,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把握。

其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各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呈现出多点、群发性突破的态势。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众多领域都孕育着重大变革,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等不断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科技革命促进产业变革,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传统产业得到重塑,产业更新换代加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推动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国际分工发生深刻变革,新经济、新模式迅猛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发生深刻重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影响和改变世界发展格局的关键变量。

其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发生“东升西降”“南升北降”的历史性巨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整体性崛起,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不断提升。传统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陷入低迷,综合实力明显下降,维持现有国际秩序的能力和意愿明显走低。这两大发展趋势的互动,推动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出现重大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加剧了这一变化。

其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强调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主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得到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同与支持。

其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正在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在一些发达国家内部,因全球化出现国内产业转移、产业空心化、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等问题。同时,随着全球技术进步和产业转移,原来处于全球价值链低中端的新兴经济体的制造类企业,由于传统比较优势的弱化与丧失,也逐渐开始基于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从而打破由发达国家企业主导的国际分工,引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的结构性变化。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内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反对全球化的声音和力量。同时,某些西方大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抬头,频繁“毁约”“退群”,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难度增大。

其五,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全球疫情呈现长期化态势,对各国的深层次影响持续发酵,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面临深刻调整,各国加紧谋划在疫情后世界格局中的角色地位。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与借重上升,增加了我国促进经济全球化、维护多边主义的正能量。疫情对国际贸易、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影响,美国、法国等国出现有统计数据以来最严重的季度性经济衰退,世界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就国内形势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2017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而是指我国发展已经到了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要求的阶段。《建议》正是立足于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要求的新阶段而作出的重大谋划。

《建议》对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优势和短板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方面,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关于优势,这里择要予以分析。

一是制度优势显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尤其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力彰显了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二是物质基础雄厚。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上中下游产业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12年至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平均速度达到7.0%,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2016年至201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近30%,担当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经济经受住了一次次“压力测试”,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6%,稳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20年将超过100万亿元大关。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雄厚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继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深厚底气。

三是人力资源丰富。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5年的10.23年提高至2019年的10.72年,基础教育巩固发展,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技能劳动力已超过1.7亿人,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保持在800万人左右,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正在快速形成。

四是市场空间广阔。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巨大需求潜力,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我国是全球最大贸易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和目的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断上升。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8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42.4%。2016年至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61.9%,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3.1个百分点。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我国市场的潜力进一步释放,规模优势更加突出。

五是社会大局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平安中国”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特别是在这次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国在短时间内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制度优势更加凸显。

关于短板,这里主要分析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论断,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是历史性的、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将贯穿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我们不但要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问题,而且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短板,正是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


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首次提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之后多次使用这一提法。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年轻干部要培养七种能力时用了“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一新提法。五中全会《建议》则提出,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危机中育先机。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顺势而为、因势而动,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应对大变局中成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在于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没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顺利实现的,要注重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上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