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作者:毕烨 王达阳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1期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04日 06时01分46秒 编辑:陈家琦

2020年10月14日、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本期我们节选刊登邓小平的《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一文,并刊发赏析文章,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发展事业的历程和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缩影。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11月12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两个庆祝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阶段深圳等经济特区和浦东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在新征程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明确要求,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深圳和浦东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是同邓小平的名字紧密相连的。邓小平是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开发开放浦东的重要推动者。

1978年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为使对外开放有良好的起步,需要先试点、后推广。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福建提出中央给些优惠政策,创办出口加工区的设想。邓小平表示赞同,他还对广东省委负责同志习仲勋等人说:出口加工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定名为“经济特区”。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创举。

经济特区的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对办经济特区争论最激烈的时候,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等地。眼见为实,在看到经济特区兴旺发达的景象后,邓小平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全面肯定经济特区的做法,决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月24日,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就经济特区和开放政策问题作了一次谈话《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邓小平开门见山地谈了特区之行的观感,对特区建设表示肯定。随后,他指出:“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他还给特区作了“四个窗口”的定位,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会后,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经过研究决定正式开放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严峻考验。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通过支持浦东开发开放和到南方视察讲话,鼓励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时机发展,为加快改革开放指明方向。

浦东有良好的建港和水运条件,旧中国就有有识之士提出过开发浦东的设想。但到上世纪80年代,浦东依然是一片阡陌纵横的滩涂。80年代末,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如何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成为邓小平思考的中心问题。1990年1月,邓小平到上海过年,听取上海市委关于开发浦东的汇报。和以往大多数听汇报一样,邓小平只是认真地听,没有马上表达意见。其后几天,邓小平足不出户,要秘书找来一些浦东的资料和国外最新的经济动态、特别是金融方面的动态资料,一个人静静地思考。经过十几天的思考与谋划,2月13日,邓小平对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已经拿定主意。他对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说:“开发浦东,我赞成。你们去向江泽民同志汇报,说我赞成这件事。”他还对浦东的开发做了战略设计,说:“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有了邓小平的支持,加上上海早就做好准备,国务院立即对开发浦东进行调研。4月18日,李鹏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9月10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向中外记者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九项具体政策规定。浦东的开发开放随即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抓紧浦东开发开放,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邓小平如此强调。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始终肩负着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留下深深足迹。

1992年春,邓小平又到深圳、上海等地考察,发表南方谈话,为人们廓清思想迷雾。他为特区定了性,说:“特区姓‘社’不姓‘资’。”并提出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谈话是对怀疑改革方向言论的明确回答,为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指导。

深圳等经济特区和浦东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为我国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一郑重宣示,彰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定力。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安排:

一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我们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深圳等经济特区和浦东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就向这两个地方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将对全国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是坚持“三个不能变”的改革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这“三个不能变”是改革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和浦东的讲话把这“三个不能变”作为重要要求提出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更是直接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条原则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和浦东都明确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因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改革方向,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生命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改革的重要原则,并在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推进城市治理的根本目的。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目标,都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促进人民福祉的发展要求。

三是坚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深圳和浦东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实现了由落后的小镇、滩涂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与时俱进”“锐意开拓”“创新思路”鼓励深圳再创辉煌;更是明确了“浦东发展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强调要“支持浦东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对上海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乃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四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浦东在新征程上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并提出“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五个方面的重大任务和目标要求,以及“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战略目标,致力于将浦东打造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促进中国“与世界从容地经济对话”。

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国内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我们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坚持“三个不能变”的改革原则,继续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