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战贫“蝶变”
——记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李忠国

作者:刘 骄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23期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03日 03时42分32秒 编辑:李志佳


李忠国1.jpg


昔时山村贫困户,今日致富带头人,这是发生在浏阳市达浒镇椒花新村村民李忠国身上的“蝶变”故事。五年前,李忠国因各种原因,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五年来,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支持帮助下,李忠国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创办达兴工艺品厂,生产销售油纸伞等手工艺品,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带领52户乡邻脱贫致富奔小康,展现了新时代贫困群众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奋进风采。在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中,李忠国荣获奋进奖。


困于穷成了贫困户

李忠国出生于湘东大山深处的油纸伞制作之家,祖上和他自己靠着一门油纸伞制作手艺,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在新兴雨伞市场的冲击下,油纸伞逐渐被人们弃而不用,陷入销售困境。迫于生计,李忠国不得不辗转江浙等地,靠打些零工来养家糊口。东奔西走30多年,没有攒上什么钱,当村上大部分人家盖新房、搬新家、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时候,李忠国一家仍然家徒四壁。2015年,上有90岁高龄的老母亲、下有两个孩子上学、住着土坯房、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空有一门好手艺的李忠国,被村里建档立卡,列为贫困户。


老手艺焕发新生命

为了帮助李忠国尽快脱贫,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多次找李忠国谈心,根据实际情况,为他量身制订脱贫规划,鼓励他重拾制作油纸伞这门祖传手艺。

说干就干,李忠国开始潜心钻研油纸伞制作手艺,当起了“土师爷”。2015年年底,李忠国瞄准儿童手工实践课堂使用工艺品纸伞这个潜力无限的“大市场”,经过深思熟虑,向驻村工作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家里开办一个工艺品厂,拆分制作程序,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打造可体验、能定制新模式,生产油纸伞工艺品。

尽管初创阶段很艰难,李忠国总是乐观向上,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既当老板,又当销售员,同时还是制伞工人,多重角色让他感到异常艰辛却收获多多。仅仅一年多时间,家庭收入就达到了3.2万元,2016年11月成功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一人富带动全村富

“工艺品制作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利用这个新创办的企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加大家收入,为贫困群众做点实事、做点好事。”脱贫后的李忠国,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要把油纸伞的手工活变成“活财富”,带动全村贫困群众一起脱贫致富。

2016年2月,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支持下,李忠国用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注册了浏阳市达兴工艺品厂,建起自己的家庭工厂。他将油纸伞手工艺品生产程序拆分,成功将15道油纸伞制作工艺精简为13道,并摸索建立流水线生产办法,其中9个工序可由劳动者分散在家完成,一户完成一道工序,由企业上门发放原材料和回收加工后产品,既解决工艺制作复杂难以掌握问题,又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村贫困劳动力资源。随即,他把村里50多户贫困户,特别是10多户残疾人、重病户带进油纸伞生产加工队伍中,实现了他“为乡邻做点事”的夙愿。

优先保障原材料供应,按时发放加工工资,对距离较远、出行不便的贫困户优先进行服务保障,李忠国成了村民口中的“最美厂长”。随着油纸伞市场的日益扩大,全村贫困户看到了希望。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李忠国决定与贫困户签订产业帮扶协议,采取自愿加入形式,按照“订单+保底”模式,带领贫困户共同创业。李忠国先后与全村50多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书,占全村在家贫困户的三分之二,他毫无保留地将每道工艺制作技术传授给村民。李忠国反哺、回馈乡邻的善举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好评,也激发了贫困户拔穷根摘穷帽的顽强斗志。2018年达兴工艺品厂实现年销售额超300万元,年利润达40万元,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0元。2019年实现年销售额500余万元,纯利润超过50万元,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11500元。


兴产业谋划大未来

李忠国的油纸伞传统工艺产品既帮助了贫困户脱贫,也让油纸伞从“失意”走向“得意”。2017年11月,李忠国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浏阳油纸伞制作工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达兴工艺品厂与湖南思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姻合作”,并成功在阿里巴巴网站开设网店,借助“互联网+扶贫”电商扶贫新模式,传统油纸伞产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实现了“老树发新芽”。李忠国带领贫困户生产的油纸伞日加工成品量达到了3000把,产品经浙江义乌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东非等地,来自椒花新村的油纸伞走出浏阳、跨出国门。2020年,因疫情国外市场受到影响,他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并将油纸伞项目搬迁至村里的“致富工厂”,继续带领大家奔小康。

五年来,李忠国将全部心血用于达兴工艺品厂和扶贫事业上。没有厂房,就将自己的住房作为物资存储房间,分散到户、加工生产;村民缺少技术,就手把手传授,重点关键技能集中培训;没有货源和销售渠道,就自己主动到湖北、浙江等地寻找,将达兴工艺品厂从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1栋厂房、6个固定加工点和50多个贫困户家庭加工点的企业。李忠国不仅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更以实际行动呈现他脱贫致富后的感恩之心、奉献之情。

(题图摄影/王 登)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