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杨溪桥镇:林海茶山走出幸福路

作者:胡雅南 吴金 刘林翔 来源:新湘评论网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2日 09时00分00秒 编辑:李志佳

地处雪峰山余脉的桃源县杨溪桥镇有着高达86.3%的森林覆盖率,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曾经村民们“靠山吃山”,以金矿业、林业、茶业为主导产业。2006年,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杨溪桥近60%的地域面积划进了保护区范围,以前开矿、伐木的路子行不通了,村民如何在守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的同时走出一条致富路,成了摆在杨溪桥镇面前的难题。

11月12日,“决战决胜2020——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全国党刊全媒体采访团来到杨溪桥镇,在漫漫青山中探寻脱贫密码。

“昌盛和谐”好生活

连绵的青山是大自然的馈赠,但蜿蜒盘旋的山路也给这里的百姓带来了不便——就医、就学、务工都不方便,山间老屋的居住安全也无法保证。为了让贫困群众搬出山林,生活得安全、方便、舒心,杨溪桥镇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置在背靠群山、面朝大杨溪,地势开阔、环境优美的地方,而且紧邻集镇、国道、医院、学校,就业生活极为方便。安置点取名“昌和新村”,喻意昌盛、和谐。

图片

图片

在搬迁之初,杨溪桥镇党委就对房子修好之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产生了担忧:“房子修得再好,如果没人住,就会形成巨大的浪费,那就是我们这些人的责任了。”为了让大家能顺利入住易地扶贫安置点,镇扶贫办精心制定了工作方案,大到房屋建设质量,小到楼道卫生治理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确保房子建好之后有人住,还能住得好。

在镇党委的努力下,村民们一户接一户搬进了昌和新村,2018年,143户、503人入住新家,社区里越来越热闹,早上孩子们上学时的欢乐嬉笑洒满街道,傍晚村民们随着音乐在广场翩翩起舞,昌和新村的面貌越来越接近它名字的美好寓意。

50岁的毛蓝芬原本住在偏远的落马洞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瘫痪在床多年,为了照顾丈夫,她无法工作,经济一度十分拮据。“如今,我们住在昌和新村,离超市更近,交通更便利,也方便他去医院做检查、做复健,我平时也经营网店补贴家用,闲暇时推着丈夫去小区里看看花草、转一转,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我们内心有说不出的感谢。”毛蓝芬感慨地说道。

家乡就业好收入

以前,杨溪桥镇许多村民都在外打零工赚钱补贴家用,工作岗位和收入都很不稳定。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村民无法外出务工,一时间没有了收入来源。4月,获知家乡建起了扶贫车间,大家都非常高兴,能在家门口上班拿工资了谁愿意离开家人远赴外地?何艳平就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我孩子在杨溪桥读小学,为了照顾孩子我无法外出务工,以前养家的重担都压在丈夫身上。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我丈夫无法出门打工,家里彻底断了经济来源。4月,我得知村里开始修建扶贫车间,看到了在家乡就业的希望。”

图片

图片

2020年7月4日对何艳平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扶贫车间投入试产,何艳平和几个姐妹一起去报了名,通过集中培训后,正式上岗。扶贫车间是以计时计件发放报酬,工作时间相对比较灵活,何艳平有了稳定收入,又能与家人共同生活,这让她到特别满足。

据扶贫车间负责人宋建伟介绍:车间可安排就业100人左右,到目前为止,厂内有员工65人,其中贫困劳动力有32人,除了厂内可安置近100个工作岗位外,还能为本镇周边群众解决近50个在家就业的工作岗位。车间就业的工人月工资可以达到2000—3500元,技术娴熟后,工资还有提升空间。杨溪桥镇的村民不用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有好收入。

青山绿水好产业

杨溪桥镇森林覆盖面大,昼夜温差大,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适合种植红茶。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每家每户都有种茶的传统。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杨溪桥镇深挖“高山红茶”的资源优势,让苍翠林海中飘出阵阵茶香。

图片

图片

“我复垦了几亩老茶园,詹总给了2124元的奖励,加上公司收购的茶叶,今年收入1万多元,明年茶园的产量增加,收入翻一番没有问题。”杨溪桥镇落马洞村贫困户黄培根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他口中的“詹总”,名叫詹立君,2015年在杨溪桥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毅然回乡组建了树蓬野茶专业合作社、创建了桃源县君和野茶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营运模式,吸引入社社员达7000余人,其中贫困户1600多人,先后为贫困户无偿投入资金100万元,开发高山野茶3800亩。3年来,为当地茶农人平增加收入1500余元,为本村贫困户人平增加收入2100余元。

“茶厂离家近,工资待遇好,像我们这种上了年纪的人,出去打工很难找到工作,做工薪水也很少,肯定没有在茶厂做事好!” 62岁的李庆炎原本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不仅是茶农,还是茶厂的股东,收入有了保障,生活越来越有滋味。(本刊记者 胡雅南 吴金 刘林翔 摄影 王登)

兄弟党刊有话说

今日浙江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郏文纲:

在桃源的昌和扶贫车间,一丝丝铜线在行云流水的“绕指柔”、有序高效的流水线上变身高频精密电感器,犹如一个个勤劳音符演奏出美妙的小康旋律。让贫困劳动力转型为产业技术工人,既拔掉穷根,点燃贫困家庭的致富希望,又盘活闲置资源,破解困难人员就业难题,激发脱贫增收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常态化、可持续的特色精准扶贫之路。

广东南方杂志社机动部副主任刘龙飞:

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发展农村产业,不仅要从外部“输血”,更要实现自身“造血”。桃源县昌和新村和君和茶园的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当地村民的精神面貌,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理念,为探索可持续脱贫之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