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在心中植下一片“清风林”

作者:王城长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8日 03时27分47秒 编辑:陈家琦


党员干部带头履行植树义务,大力倡导爱绿植绿护绿文明风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家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只顾着栽种有形的树,而忘了培植内心的树,荒了无形的山。

心荒一寸,欲乱一尺,行偏一丈。深入探究落马官员的贪腐之路,十之八九是因为思想之根的腐蚀和内心的荒芜——诸如初心泯灭、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法纪意识淡漠,等等。的确,人之心山,一旦健康的养分、树木被毁弃,乖张的七情六欲乘虚而入,野蛮生长,接下来的景象很可能是心中之林被欲火焚烧殆尽,就算有幸存活的树木,也只会开出邪恶之花,结出罪恶之果。

良禽尚知择木而栖,作为党员干部,若不想被欲火焚伤,不妨趁和畅春风、如酥春雨,驾一叶扁舟,顺历史长河而下,向往圣先贤借“一抹绿”,于心山之上培育一片“清风林”。

舟至先秦,向楚国诗人屈原借一蔸兰花和一棵橘树,涵养兰之高洁贞操和橘树“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之气节;舟经三国,向蜀国名相诸葛亮借几株桑树,学习他的高尚品格和清廉家风,不留万贯家财堕化子孙;舟过东晋,向诗人陶潜借几株桃李、榆柳、菊花和一块豆苗,学习他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勤勉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致;舟游大宋,先向理学鼻祖濂溪先生借几株湘莲,习得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的操守,再向文豪苏轼借几竿竹,感悟他那种“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心境,真正明了“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舟到清代,向大画家郑板桥还借几棵竹,领悟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砥砺竹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意志……

舟行千载,心交先贤;开荒锄芜,心山披绿。一番辛劳之后环顾心山,已有兰、菊吐芳,有桑、橘、桃、李挂果,有幽竹、榆柳扶风,有湘莲散发清香……俨然一片心中“清风林”、诗意桃花源。

世人皆晓,自然林难管,心中林更难育。一个人若要心中“清风林”常青,幸福果长挂,必须用力耕耘、用心铸魂、从严管护。心山是“清风林”生存之本,广博见识、高洁情趣、健康体魄、健全心智、实践磨砺、心智禀赋等就是“清风林”赖以生存的沃土和清泉。党员领导干部应坚决抵制膨胀的欲望,以及迷信、腐败的浊流侵蚀,让崇高理想和高尚操守成为“清风林”向上生长的阳光雨露;应用心培根铸魂,强筋补钙,不断点亮党性、责任之光,时时防止乌云蔽日,久旱无雨,须知定力和意志是确保“清风林”生态不被破坏的钢铁栅栏;应严以律己,慎独慎初慎微慎欲,持续净化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严防歪风邪气、“牛鬼蛇神”潜入心山,滥伐心林。

春风拂万里,处处是春山。自然春光宜人,但要由此及彼,在心中植下一片“清风林”,得清风吹拂,正气盈身。如此,既绿了心山,又可为清廉湖南乃至清廉中国增添一抹“绿色”。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