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初心使命

作者:刘林翔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12期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1日 03时15分42秒 编辑:陈家琦


寻访湖南红色旧址


u=2315810737,3489641167&fm=26&gp=0.jpg


去年来,湖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日前,记者参加了“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联合采访团,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之路,见证三湘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


汲取实事求是、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湘江西岸,岳麓山下,翠林之间,一座古朴雅致的庭院坐落于此,门口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格外引人注目。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麓书院考察调研,了解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情况。

讲堂檐前的一块“实事求是”匾额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注意。“总书记问是谁写的,我说是我们的老校长宾步程1917年写的,并确定为学校的校训。”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说道。史载,1914年,留欧归来的宾步程先生创办了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并出任校长,1917年,该校迁入岳麓书院时,宾步程写了这块匾额。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的校训,最初是为了反对埋头故纸堆、脱离实际的空谈学风。后世经过不断发展,含义拓展为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认知和解决问题。

1916年至1919年期间,青年毛泽东寓居在岳麓书院半学斋,从那时起,“实事求是”便深深刻在毛泽东的心中。

也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要策源地”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从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阐明了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重大关系。这为新时代岳麓书院定了性、定了位、定了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当时,我正在中国书院博物馆给学生上思政课,前方来了一位戴着口罩的长者,原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与总书记见面的情形,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龙兵仍然很兴奋。

“总书记问我们,你们在上什么课?我回答,思政课,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龙兵向总书记介绍,每一年,他都会带着学生来到岳麓书院,以身临其境的“移动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去年,我有幸在岳麓书院聆听了总书记的教诲,让我备受鼓舞,倍感温暖!我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踏踏实实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建设世界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徐淼这样说道。


产业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园区开展企业党建和内容生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聚力科技创新,聚焦红色文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园区发展之路。

走进产业园演示大厅,一部上世纪60年代拍摄的经典电影《雷锋》正在播放,但不同于原版的老黑白胶片,画面上丰富的色彩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我们运用5G手段,建立起‘数字化’‘修复’‘上色’三条生产线。这种方式既创新了技术,也创新了作品的呈现形式和呈现手段,不仅可以唤起年长者的深刻记忆,还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和爱上红色经典。”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首席专家周苏岳告诉记者。

2021年1月,马栏山启动红色文化数字呈现工程,围绕拍摄时间早、保存难度大、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红色文化影视作品,开展相关作品修复和数字化建设,打造全国最大的4K红色经典影像修复、存储、传播、发行和传承教育基地,让党的声音传播得更远。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我们先来重温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电视屏幕上正在推送《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节目。这是湖南广播电视台自主研发的“5G智慧电台”人工智能编播系统。其负责人黄荣介绍,该系统以5G通信技术为支撑,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传统广播技术体系进行智能化、集约化改造,通过智能抓取、智能编排、智能播报、智能监控、云端分发,5分钟即可生成一套24小时安全播出的当地电台节目。2021年,电台上线的6档党建节目,通过全国310余个合作电台,第一时间推送给广大听众。此外,该电台与“村村响”广播等有机衔接,让党的声音直达田间地头。

电影修复、智慧电台、AI手语播报党史故事……在科技助力下,一个个红色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发展如火如荼,位于长沙经开区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同样蒸蒸日上。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时发表重要讲话。

近年来,山河智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超大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首台连续墙液压抓斗、工务多功能维修机械(铁路专用挖掘机)、全球首创产品引孔式静力压桩机等创新产品先后成功下线。在5G技术的创新应用方面同样成效显著,智能遥控挖掘机实现全国批量首发,5G智能旋挖钻机全球首次成功跨省遥控作业。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河智能,给山河智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山河智能‘2年200亿,5年再翻番,挺进20强’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对此我深信不疑!”山河智能董事长、首席专家何清华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

韶山因孕育开国领袖毛泽东而蜚声中外。

1925年,毛泽东与杨开慧回韶山进行农村调查,开展农民运动。同年6月,毛泽东在故居阁楼上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支部成立后,韶山的农民运动焕然一新,迸发出强大的革命能量。

2011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韶山考察,在韶山村座谈时作出了“这个特别党支部的成立在韶山点燃了革命火种,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充分发挥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的重要指示。

尽管已经过去10年了,但作为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之一,时任韶山村党委第一书记的毛雨时仍然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发展好红色旅游提供了巨大信心。我们依托革命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红色品牌,让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工作。”毛雨时说道。

2018年,韶山人沈楚华从长沙归家,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刚开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五间房带来的收益,着实让他吃了一惊。“民宿2019年5月1日正式开业,基本上每天都是满的。”沈楚华回忆,七、八月收入都有4万元至5万元。欢喜之余,沈楚华马上把住宿的房屋增加到11间。据悉,目前在韶山村,民宿已有36家,餐饮门店80余家,旅行社8家,70%的村民参与旅游业。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4800元,较2011年翻了一番。

民宿的兴起折射出韶山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2020年全市各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10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75亿元,先后获评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综合秩序最佳景区。现在,韶山正阔步行进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牢记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

岳阳位于湖南东北部,临长江、滨洞庭,是湖南唯一通江达海的口岸城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嘱托大家“守护好一江碧水”,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近年来,岳阳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书写出一份新时代岳阳的“绿色答卷”。

“我的前半生,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后半生,我将保护好绿水青山,为党奋斗终生。”在岳阳君山区华龙码头林阁佬监测站,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朱再保老人为三峡集团建设者及周边群众讲党课,深情叙述华龙码头及长江、洞庭湖流域的生态之变。

4年前的君山华龙码头曾是非法砂石码头。从2017年起,岳阳市对这个码头进行了拆除整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时,见到的已是河滩复绿,生机尽显。

“过去的东风湖垃圾遍布、臭味熏天,住在这里真是苦不堪言!” 东风湖社区居民郭莉群告诉记者,如今的东风湖水清岸绿、景色宜人,成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岳阳东风湖曾是城市的调蓄湖、养殖湖和纳污湖,是中心城区最大的黑臭水体。污染源进入湖内,不仅让毗邻的洞庭湖水质遭到破坏,长江也受到生态威胁。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与三峡集团一道,打造出“厂网湖一体”治水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污染问题。经过有效治理,东风湖已重现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让附近居民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截至2020年底,岳阳市被列入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公示的32处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黑臭现象。

城陵矶港是湖南省最大的水铁联运、水水中转、干支直达的干散货枢纽,以及对外的重要窗口。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港区内设施老化严重,内部环境脏、乱、差,使得码头环保不达标。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长江岸线整治战略,城陵矶港提质改造项目应运而生,并努力打造成全国内河老港改造标杆。

“我们编制实施《岳阳港总体规划(2035)》,按照‘关停并转’要求,关停拆除散乱低效泊位42个,提质改造泊位40个,暂停建设泊位11个,关停渡口13道,退还长江岸线7.24公里。目前,城陵矶老港环保提质改造主体项目“胶囊”形散货仓库建成投用,工程长470米、宽110米、高46.5米,面积约5.1万平方米,是亚洲最长、最高、面积最大的网架结构港口散货料仓,也是长江流域首个巨型“胶囊”形散货仓库,实现了粉尘零泄漏、污水零排放。”城陵矶新港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华介绍。

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巨大的商机。2020年10月,首届湖南(岳阳)口岸经贸博览会在城陵矶新港区举行,59个重大项目在博览会期间成功签约,项目总投资达到308亿元。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形成了临港特色产业体系,未来三年工业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年纳税将突破150亿元。

“人不负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定不负人。”岳阳市委书记王一鸥表示,要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共赢的新路子,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岳阳经验”,为长江经济带“添绿增彩”。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