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塘田战时讲学院:“南方抗大” 革命熔炉

作者:谢承新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23期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07日 03时41分00秒 编辑:陈家琦


“我们是迎着大时代的巨浪,勇敢热情的青年聚集一堂,加紧学习,奋勇救亡,在这里熔炼得意志成钢,把思想武装……同学们,起来!走向光明的路上,我们是创造新中国的健将!”深秋时节,一群中学生在塘田战时讲学院参观,情不自禁地朗诵着讲学院当年的校歌歌词。时隔80多年,我们仿佛依旧能看见进步抗日青年们奋力拼搏的身影,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民族振兴无惧牺牲的革命精神。

塘田战时讲学院位于湖南省邵阳县塘田市镇夫夷江对岸,原为清末中宪大夫、太子少保席宝田的宅院,始建于1877年。讲学院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晚清建筑风格。现存院房16栋,房屋60余间,建筑面积2448平方米。据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复原陈列负责人朱天文介绍,塘田战时讲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湖南省委派共产党员、历史学家吕振羽在武冈县塘田寺(今属邵阳县)主持创办的一所培养基层抗日干部的学校。讲学院共发展了40多名党员和100多名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这些学员后来成为了抗日斗争的骨干。

1938年夏,台儿庄战役胜利后,国民党军为保存实力,从徐州撤退,消极抗日。此时,毛泽东审时度势,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及时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精辟地阐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为了更好地动员和组织民众抗日,湖南各级党组织领导创办或支持爱国人士共同创办各类战时学校、训练班和救亡图书室,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在此背景下,塘田战时讲学院应运而生,成为湖南影响最大的培训学院。

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中国共产党计划在湖南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党的骨干。在学校选址的问题上,吕振羽颇费了一番心思:以巫山和雪峰山间为中心的山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比较适合开展游击战争。席宝田的宅院面朝夫夷河,后靠竹林,十分清静,在烽火连天的情况下,是不可多得的学习场所。1938年6月,中共湖南省委决定派吕振羽负责筹建战时讲学院,吕振羽为学院副院长兼党代表。

吕振羽利用国共合作的良机,争取到国民党元老、南京政府司法院副院长覃振任塘田讲学院院长,湖南省临时参议会议长赵恒惕任该院董事会董事长。然而,在筹办学院时,除了办学经费捉襟见肘外,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经农一再从中作梗,不但拒绝担任名誉董事,声称“须按合法手续进行筹备”,使学院组建工作一度受阻。最后,经过覃振等国民党元老的斡旋,并得到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的支持,讲学院才得以成功创建。

1938年8月底,塘田战时讲学院完成了筹备工作,开始招生,各地中共党组织、各县教育局纷纷选派青年学生来校学习。中共湖南省委从抗日救亡团体中派出张天翼、杨卓然、雷一宇、林居先、李仲融等共产党员,以及陈润泉等党外人士来校任教。当时,该院领导核心是吕振羽、张天翼、杨卓然组成的三人小组,史学家翦伯赞、语言学家曹伯韩等一批文教界名家大家也都自愿来到这个偏僻山沟教学。

塘田战时讲学院是一座新型学校,以“树立文化据点于农村”“树立救亡工作据点于农村”,确立“学院成为救亡工作的策源地”为办学宗旨,继承了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的学风,提倡“自动研求匡时致用之学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徐特立在《在湘十个月的工作报告》中谈到组建塘田战时讲学院的情况:“不久前,我曾写信给泽东、洛甫同志,要求派几个下级干部去当学生,将陕公和抗大的学风带去,以便在湖南进行抗战教育。”

尽管学校地处偏远、设施简陋,但教职员工乐在其中,学生更是斗志昂扬,办学工作蒸蒸日上。学院第一期根据学生文化层次分设三个班,即研究部一、二班和补习部一班,共有学生120多人。1939年2月,又开设研究部三班和补习部二班,各招新生50名,中途招插班生30名。学员中以青年学生居多,也有小学教员、工人和军人,主要来自省内各县,也有江西、湖北、江苏等省的学生。研究班重点开设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文艺创作等专修课,补习班开设国文、数学、自然等专修课。讲义主要来源于《新华日报》《观察日报》等报刊,《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以及毛泽东关于抗日战争的系列论述。除了学习外,学院还注重在斗争实践中培养学生,开设了战时防护常识和体育(以长跑和爬山为主),作为学生的共修课程。

此外,学院注重对群众进行阶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创办了儿童识字班、农民夜校等,派出女同学到附近乡村上门教学,主要教授国文、算术、唱歌三门课程。为了扩大影响,讲学院还创办了院刊《战时塘田》,在湖南《力报》副刊上开辟专栏,大力宣扬学院的办学情况,反映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和学院欣欣向荣的景象。

“据报湖南塘田战时讲学院,实即奸党之西南抗大,宣传错综复杂的思想,愚弄青年,欺骗群众……应严加查办……”讲学院的办学成果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仇视,1938年11月长沙文夕大火后,张治中被免职,陈立夫立即电令新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强行解散塘田战时讲学院。1939年4月21日,薛岳令人兵分三路到达塘田,封锁了学院大门,贴出布告,指控吕振羽擅自开讲学院,意图扰乱秩序,并扬言若有抗拒,“准予格杀勿论”。

为保存革命实力,经湖南省委同意,讲学院决定停办。在群众的帮助下,讲学院完成了人员疏散撤退计划。师生们有的奔赴延安,有的回乡建立党组织,有的留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有的加入了新四军,继续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80多年前,一批有志青年们在此学习、斗争,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中国人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如今,学院外一派繁华景象。

塘田战时讲学院虽然只存续8个月时间,但它为培育抗日力量取得了丰硕成果。1945年,周恩来在延安出席湖南工作座谈会时,专门提到了塘田战时讲学院,他说:塘田战时讲学院像一座熔炉,投入矿石,铁水奔流,被反动派猛力一砸,火花四溅,变成了无数火源,到处燃烧。1983年9月,国防部长、开国上将张爱萍欣然题写“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的匾额,现悬挂于大门左侧。1997年,旧址被命名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场所,它的故事被人们传颂,它的红色血脉在赓续传承。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