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民之所望 政之所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作者:李正华 来源:2022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1日 11时32分06秒 编辑:陈家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是指全体人民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同时又是平等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人。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强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等等,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根本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设想是,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鲜明回答了发展是着眼于物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问题,又鲜明回答了这个发展是为少数人的发展还是绝大多数人的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这些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治理和发展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治国理政实践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不仅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工作导向、发展思想,而且将其上升到执政理念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升华、丰富和发展。它本质上是追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超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利润最大化为理论发展前提的假设,避免了由此带来的矛盾以及西方经济不断演化出的各种危机。


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总是根据人民意愿需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367万亿元。中国从低收入国家成功地跨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新阶段踔厉奋进的根本指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基本国情没有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各项工作都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既注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最大程度激发斗志、最大范围凝聚力量,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真正做到“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必须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新时代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提出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只有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必须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发展仍是我国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仍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要求实现更加公平的发展,而且还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安全为代价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决不能简单地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才能书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