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铮铮铁骨的共产党人
————纪念谭震林同志诞辰120周年

作者:李鹏程 来源:2022年第16期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5日 05时01分16秒 编辑:陈家琦


本期音频由《新湘评论》“青年党员读党刊”活动协办单位湖南省播音主持研究会提供,朗读者:杨咏。



谭震林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孜孜不倦的奋斗与忘我工作,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谭震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深切缅怀谭震林同志不朽的革命功绩,学习他崇高的人格风范,传承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对于我们昂首阔步迈向未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续写新的发展奇迹、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定的党性:“第一个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

信念如磐,信念是灯塔。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毕生追求。谭震林自幼饱尝了“三座大山”压迫的苦难,经历了旧社会穷苦人民的辛酸。12岁的他被迫辍学,先后成为旧书铺一名学徒和印刷工人。在艰苦繁重的工作之余,谭震林求知若渴,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萌生了强烈的革命意识。1925年冬,谭震林在攸县共产党人余来的影响下,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开始走上革命之路。1926年6月,在攸县党委的领导下,谭震林积极组织群众配合北伐作战,在实践中经受了锻炼,进一步坚定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决心,并于当年10月12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上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谭震林凭借着坚如磐石的革命理想,和他的战友们一起绘就了一幅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历史画卷。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之际,攸县也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但谭震林无畏血雨腥风,不惧反动势力的通缉,奔走于长沙、武汉寻找党组织,久寻无果后潜入茶陵,坚持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投入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在革命斗争艰难严酷的形势下,一些人对革命的前途悲观失望,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而谭震林第一个站出来,旗帜鲜明地赞成和支持毛泽东同志关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他对干部战士们说:“什么红旗能打多久?我看只要枪杆子在我们手里,红旗就一定能打下去。枪杆子越多,红旗插的地方就越多。”在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期间,他严格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关于“洗党”的指示,对党员中不起作用、不愿革命的分子、投敌叛变分子,进行周密调查,严格审查,分别作出处理,确保了党组织的肌体健康,保证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谭震林留在苏区,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下坚持斗争,出色指挥了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全面抗战爆发后,谭震林率部驰骋于苏皖抗日前线,是江南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者,多次粉碎日寇疯狂进攻,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谭震林指挥人民军队转战华东战场,积极开展军队政治工作,先后参与指挥了苏中、莱芜、孟良崮、胶东、济南等战役,并成为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参与淮海战役的组织指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无论是在革命的高潮时期,还是在党的事业遭受挫折的时候;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身处逆境,他都始终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定胜利,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人民立场:“我要为了广大人民谋利益,不能只为自己的家,自己的兄弟”

谭震林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常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全国广大人民谋幸福,不是为自己的小家、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谋利益。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谭震林为了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问题,带领红军游击队打土豪、惩恶霸,获得的粮食分给当地贫苦农民。在抗日战争中,谭震林敢于放手发动群众,真心实意依靠群众,千方百计地维护群众的利益,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战斗的节节胜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蕴藏着无比的智慧和巨大的力量。谭震林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1949年4月,谭震林率领部队解放浙江、接管城市后,就在农村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工作,他把完成剿匪、反霸、减租、合理负担、生产救灾和建立组织等六大任务形象地比喻为“六张牌”,要求各级干部从实际出发,“群众需要哪张牌就打哪张牌”。1952年,谭震林到华东局主持工作,他强调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创造性地把“三反”和民主改革结合起来,彻底废除了“拿摩温”(工头)和封建把头等旧制度,发动群众进行管理机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制度上的改革,开创了上海工业生产的新局面。1956年,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谭震林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主管全国农村工作。他非常注重面向实际,调查研究,每年有1/3以上的时间在基层,并与当地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为各级干部作出了榜样。1957年,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谭震林回到故乡攸县上云桥乡蹲点,专门讲了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问题。他说:“领导干部,特别是搞合作社的这些领导干部,要懂得我们是为群众谋福利的。我们不是当老板,而是当经理。……只是为社员谋福利的经理。”退居二线后,谭震林始终关注党和人民的事业,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千方百计发挥自身余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员本色:为人称道的“谭大炮”

谭震林始终以一名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作风,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表率作用,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典范。

1932年,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在福建开展所谓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谭震林坚决站在正确路线一边,因此遭到残酷斗争,他的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职务被撤销,但他并未心灰意冷,仍坚信正确路线必然胜利;1957年前后,谭震林认为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三包一奖”是对的,是行之有效的正确措施,他冒着政治风险在各中央局农村办公室主任会议上肯定了“三包一奖”;1967年初,在上海所谓“一月风暴”的影响下,谭震林对党的前途担心,为国家的命运忧虑,对林彪、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表示极大愤慨,同“左”的错误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中,谭震林给予了积极关注和支持,为推动冲破“两个凡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谭震林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他严于律己,生活俭朴,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每次外出都要反复向随行人员“约法三章”:不准搞迎送,不准接风洗尘,不准工作人员趁机购买“内部物品”。他从战争年代开始就养成一个习惯,随身携带针线包,自己缝补衣服,常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可以穿三年。”他爱憎分明、顾全大局、清正廉洁,对子女和亲属要求特别严格。他对两个曾经失散多年的弟弟说道:“共产党不同于国民党,不再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我当的是浙江省的主席,不是谭家祠堂的主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深切缅怀谭震林,就是要在前进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实事求是,担当作为,不懈奋斗,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作者系中共攸县县委书记)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