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太行丰碑——记中共林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万达同志

作者:未金林 张国声 来源:林州融媒编辑部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2日 03时35分47秒 编辑:张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万达同志逝世20周年。万达同志是党的八大、十大、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全国五届人大代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林安汤淇中心县委书记、林北县办事处主任、林北县县长、中共林县县委书记、中共成磁(现成安)县委书记等职。解放后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南省委第二书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湖南省顾委主任等职。万达同志是中共林州党史上的功勋人物,林县首任县委书记,林北县首任县长,也是林县南下干部的优秀代表,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从河南到湖南,从太行到三湘,时至今日,万达的名字仍然被广为传颂。万达为革命和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永远为历史所铭记。

立志报国

1918年2月,万达出生于我市临淇镇孔峪村。那时候的林县,兵荒马乱,土匪猖獗,民不聊生。幼年时候的万达,亲眼目睹了旧中国的苦难和老百姓日子的艰难。

万达,乳名万金科,大名万世静。万达弟兄四个,他排行老二。万达从小天资聪明,自幼在家乡上私塾,他很喜欢读书,学习用功,教过他的几位私塾先生都很喜欢他,也都希望他能早日走出乡村外地求学,以求更大发展。万达9岁时,随其叔父到开封第四小学和开封师范附小读书。14岁时转到开封雨河上中学,因聪明好学,刻苦学习,善于思考而受到学校好评。1935年,他果然不负老师重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开封师范,即当时河南第一师范学校。入学后,他积极追求真理,认真阅读进步书刊,加入了学校的民族解放先锋队等革命组织。

有一次,他读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书中有一位苏联共产党员叫达多维夫,领导农民群众清算富农,战胜了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成功的建立了集体农庄。达多维夫的形象深深的感动了他,于是他就自行做主改了自己的名字,取达多维夫的第一个字,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万达。立下了要像达多维夫那样,投身革命事业而奋斗的宏愿。万达改了自己的名字,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火花已在他心中点燃。

1935年冬天,北京天津爆发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消息传到开封,开封的学生也举行了游行声援。当时在校学习的万达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游行,他还和同学们一起到南关火车站搞卧轨活动,要拦截火车去南京,请求政府出兵抗日。通过这些活动,使万达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知道,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他心想,如果亡国了,我师范毕业去当老师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就暗暗下定了决心,立志报国,投身抗日救国运动。1937年9月,日寇沿平汉铁路逼近安阳,为了到敌后打游击,在河南党组织的安排下,万达与一些进步学生到豫北师营区学生队学习。在豫北学习期间,万达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同年12月,他在豫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确立了革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革命火种

1938年春,受中共太南特委派遣,万达和杨波、张亚夫带领八九个青年到林县合涧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抗日。他们到了不久,就创建了林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杨波任书记,万达任组织委员,张亚夫任宣传委员。1938年8月初,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太南特委决定建立中共林安汤淇中心县委,对外称八路军林县工作团,由于万达同志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知识才华,组织上很快就委以重任,当时万达入党只有9个月的时间,上级党委就决定,万达任中心县委书记。万达当时只有20岁,是一位血气方刚立志报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从此走上了党的领导岗位。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万达很少给父母亲讲他的事情,万达的父母亲只知道他在外面干大事,但干什么大事,父母亲也说不清。万达每次回家,大都是在深夜,穿的衣服也是这里一个补丁,那里一个窟窿,脚上的鞋不是露脚趾头,就是露脚后跟。临走的时候,还要从家里拿一些干粮,穿一双父亲或大哥的鞋就急匆匆地走了。

经过艰苦的工作,林县的党组织很快健全起来了。在万达的领导下,合涧上庄、东山底和姚村西部的西丰、白草坡等村,都秘密建立了中共党支部,发展了党员。到1938年12月,全县发展党员500多名,建立了50个农村党支部。当时,万达还与县委同志一道想方设法,发行了油印小报《抗战前哨报》,及时把抗战的胜利消息传播到群众当中。这一切都为创建林县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林县的抗日斗争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的蓬勃的开展起来了。

当时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林县国民党县长李同秀,断绝了八路军林县工作团的粮食供给,并要工作团限期交出林县所有共产党员的名单,遭到了万达的断然拒绝,李同秀就公开与共产党八路军对抗。有一天,他密谋准备武装袭击工作团,得知情报后,万达迅速采取措施,连夜组织工作团的干部全部转移,使党的组织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1939年8月,中心县委在姚村西丰黑龙庙秘密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万达与县委领导唐联印、范华、王云清及农村党支部代表梁振英、郭有生、谢启富等参加了会议,万达和县委领导认真分析了对敌斗争形势,研究确立了斗争的新策略。在艰难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对敌斗争中,万达同志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革命立场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1940年2月,八路军与国民党谈判,林县南北分治,以姚村河顺为界,分设林县和林北县,县南林县为国民党统治区,县北林北县为共产党抗日根据地。根据斗争形势的变化,中共太南地委决定撤销林县中心县委,建立中共林县县委和中共林北县委,万达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万达领导人民群众,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反摩擦”“反投降”斗争。为了免遭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袭击,新组建的林县县委转入地下工作,工作更加艰难。那时候的万达,经常是躲在山洞里,或者是藏在老百姓的地窖里,饿肚子是常有的事。

同年3月,成立林北县行政办事处,实际上是抗日民主政府,万达任首任主任。在万达的领导下,组建了林北独立营,这是一支党领导下的地方武装力量,主要任务是配合八路军打击敌人。5月,林北县行政办事处改为林北县政府,万达任县长。1943年5月,万达当选为林县县长,县武装大队、民兵自卫队、妇女抗日救亡会等相继成立。万达领导的林县和林北根据地,对敌斗争、减租减息、兴修水利、灭蝗救灾、反围剿反扫荡等工作既有条不紊又轰轰烈烈。当年,万达带领林北群众以工代赈修建的“抗日渠”,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当时八路军和游击队粮食医药等物资短缺,万达积极配合八路军通过开办红色货栈、打通交通线、协调山西解放区等方式广泛筹集物资,盘龙山、皇后、石岗等村都曾是历史上著名的红色粮仓和兵工厂所在地,有力地支援了八路军抗战和根据地建设。

无私奉献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有奋斗就会有牺牲,万达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当时万达的工作经常是昼伏夜出,神出鬼没。时时处处都冒着生命危险。黑夜里万达常常带领县大队,从林北县徒步七八十华里到林南袭击鬼子的据点,投掷手榴弹后立即撤离,搞得鬼子白天疲惫,夜里不安。一次在东姚镇打游击,万达竟然和鬼子在同一个小巷里意外相遇,幸有百姓帮助,七转八转才化险为夷。日寇和国民党都把万达看作是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想除掉万达。敌人仇视万达,又抓不到他,就把矛头对准了他的家人。万达的父母、兄弟、侄子及亲戚,先后几次遭到日寇和国民党的抓捕,面对恫吓、威逼、利诱,他们没有一个人屈服。1942年的一天,万达原配夫人徐氏,从临淇到任村看望万达,离开任村回家的途中,由万达的一位叔叔和亲戚牛旱年负责护送。走到小店时,她被国民党抓住,先被关押在县城,经多次营救无效。后来才得知,她被国民党押送至黄河以南,从此杳无音信。面对亲人遇害,万达无比悲愤,也更加坚定了他对敌斗争的顽强意志。1943年,日军还把万达的母亲和一个7岁的侄儿万玉林也抓了起来,威逼他母亲说:“不交出万达就杀头”。然而任凭鬼子怎样威逼利诱,皮鞭抽打,几天不给饭吃,万达的母亲始终没有屈服。她英勇不屈的精神,也打动了负责看管她的敌军教官,正是在这位教官的帮助下,万达的母亲和侄儿才最终脱离虎口。

1940年3月,八路军发起了磁武涉林反顽战役,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战役中,林县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配合部队作战,县委书记万达更是身先士卒,亲自但任向导,带领八路军一直打到临淇。1940年8月,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万达亲帅500人的林县民兵团参战,为“百团大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943年8月,八路军129师组织发起了林南战役,这次战役重创日伪军,收复了林县城和林南大片区域。在战斗中,万达指挥县大队攻打起灯山,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作战。他还配合七分区主力,消灭了破坏抗日、残害群众的的反动组织“孙真会”。他带领县大队,到临淇一带打游击,发动群众参加抗日,展现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在全县对敌斗争的过程中,万达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建立了很高的威信,在干部群众中很有号召力,林县人民从万达同志的身上,进一步看到了共产党抗战到底的态度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从而更加竭诚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权。在当时林县很多的群众集会上,老百姓常常发自内心满怀激情地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拥护共产党”“拥护人民政权”“拥护万县长”等口号,表达了林县人民爱憎分明的朴素感情,也表达了他们对万达同志工作的充分肯定。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5年9月,万达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当时,林县的土地改革运动刚刚开始。他领导县里土改时,有一件事至今传为美谈。万达是临淇孔峪村人,他的家庭是富农成分,在村上他家是最富的,土地和财产都堪称村上的第一大户。可是村里人都知道万达是抗日的人,早在1938年就是林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多年来他出生入死,带领全县人民英勇斗争。乡亲们还知道,万达的父亲经常在家招待来往的干部,还经常拿出钱物帮助政府解决困难,灾荒之年还拿出粮食让大伙维持生活,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向万达的父亲展开斗争,更不愿意分他家的土地和财产。这样一来,村上的土改运动就很难开展起来。万达知道这个情况后,急忙赶回家,与负责村上土改工作的倪天林同志一起,走家串户,恳切的对乡亲们说:“你们不向我父亲开展必要的斗争,是想给我面子,可是如果全县人民知道咱村的土改搞不起来,我脸上还能有光吗?只有咱村的土改走在全县的前头,那才是大家对我真正的帮助啊”。万达的话使大家懂得了感情与政策的区别,于是群众理解了他,也打心眼里佩服他,更加支持他的工作,这样村上的土改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很快出现了新的局面。在这次土改运动中,按照万达的要求,也根据当时的政策,他家的财产分出去一半,家里的41亩土地、20间房屋、两头牲口及粮食、农具等分给了贫困农民。万达和他家人识大体,顾大局的行动,当时对全县的一些富裕户来说,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教育,对于全县的土改运动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推动。那一次他离开村子的时候,全村群众都眼含热泪,一直把他送到村外。

1946年6月,林县林北县合并为林县,县委书记还是万达,他的主要工作就是,领导全县人民支援伟大的解放战争,保卫胜利果实。仅1946到1947年,县委组织了三次参军运动,林县有1.8万人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有2.2万人支前参战,有力地支援了淇县、汤阴、新乡等战役,为中原全面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入党的那一天起,万达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做到一切服从于党的安排,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到哪里。在林县工作时间将近10年,直到1947年底调任河北省成磁县委书记。由于出身和干部回避原则,在林县工作期间,万达的职务曾经几上几下,多次变动。有时由县委书记担任副书记,有时由县委副书记改任县委委员,有时又由县委委员担任县委书记,有时又同时担任县委书记和县长,但他都一直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林县党和政府的核心领导成员,他也是林县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林县领导人民群众英勇斗争的事迹,至今仍广为流传。

由于艰苦的革命工作,吃糠咽菜,万达的肠胃受到严重损害,终生肠胃不好,同时还长期患有痔疮,缺医少药无法根治,有时行走都很困难。在林县工作期间,他也染上过重病,一病就是几个月,但万达从没有被困难和疾病所击倒,始终战斗在一线。万达对自己对家庭要求十分严格,从不搞特殊化,有一年冬天,他没有棉衣棉被,组织上从群众斗争果实中给他分配了一条棉被,他坚决不要。当时群众评价说:“万达真是好榜样,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知疲倦,只有奋斗,他的革命意志就像太行山上的岩石一样坚硬,是一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

北调南下

1947年10月2日至12月26日,晋冀鲁豫中央局在河北省武安县冶陶村召开土改和整党工作会,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万达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会议结束后,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委决定,万达调任冀南三地委委员兼河北成磁县委书记,并兼任县委宣传部长。当时万达只有29岁,他虽然依依不舍工作了近10个年头的家乡,但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决服从党的安排,万达立即投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在冀南三地委和成磁县工作期间,万达组织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卓有成效,对工作中的偏差及时纠正,以县政府的名义发布《训令》,取消村上的杀打捕罚特权,村干部不准强迫命令,禁止批斗地主出身的学生,对戴错帽的工商业者恢复政治权利等,对保障人民生活,促进市场活跃流通起了很大作用。

在成磁工作刚刚一年,1949年3月,万达又接到命令,参加南下工作队,并任南下地委宣传部长。万达和南下工作队员一道,踏上了南下的漫漫征途。冒着敌军轰炸,路上土匪袭扰,交通工具缺乏的不利条件,南下工作队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依靠两条腿艰难行军,于当年8月进入湖南益阳,万达先后任益阳地委常委、地委秘书长、地委副书记,从此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湖南生涯。

在益阳工作期间,万达积极开展土地改革,大力进行“三反”“五反”,为巩固新生政权,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立下了很大功劳。1952年,万达调任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深入实践,调查研究,选拔和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1956年,任省委常委、省委农村部部长。1960年,任省委书记处书记,他为全省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治理洞庭湖,抗洪救灾,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促进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1965年,兼任省委监委书记。“文革”期间,万达受到冲击,后任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常委、省委书记,他立场坚定,坚持原则,为维护全省大局不懈努力。粉碎“四人帮”后,他任省委第二书记兼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纪委第一书记、省委政法委主任,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决贯彻党中央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方针政策,清楚“左”的影响,推动了湖南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深入发展。当时,湖南率先在全国成立乡镇企业局,万达兼任局长,乡镇企业从此蓬勃发展。万达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他支持有关部门把正在潜心研究杂交水稻的袁隆平从安江农校调到省农科院,为袁隆平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并多次登门看望。1983年到1992年,万达任省委常委、省顾委主任,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省委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1985年,他回老家探亲时,还专程到安阳参观学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经验,向湖南省委建议,成立了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1992年经中央批准离休后,仍然尽心竭力为党和人民奉献余热,担任省关工委、省教育基金会、老年科协等多个组织的顾问和名誉会长,在他82岁高龄的时候,还到宁乡县流沙河考察治理水土流失情况。2000年他还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事业突出贡献奖”。2002年8月7日,万达同志因病在长沙逝世,享年85岁。

在湖南工作的50多年时间里,万达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他革命意志坚定,对党忠诚,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成效突出,为湖南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万达同志谦虚大度,平易近人,淡迫名利,亲民爱民,展现了崇高的人格魅力,受到了湖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衷心爱戴。他在长沙的家,没有豪华装修,没有高档家具,生活简朴,去过他家的人,都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当了几十年省级领导干部的家。他对自己,对自己身边工作人员及家属子女要求极其严格,不允许搞任何特殊,也从不允许利用手中的权力办私事开后门。万达在他的自叙中有一段写给子女的话:我算是家里的一个大官了,省级干部吗!但共产党的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为升官发财,不能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孩子们记住,路靠自己走,靠老人靠别人都是靠不住的。

万达同志在湖南工作时,仍然心系家乡,在红旗渠建设时期,林县县委向湖南省委万达同志求助,万达同志十分关心家乡的水利建设,想方设法帮助县委在当地筹集购买了一批大米、木薯干等物资,为红旗渠民工生活解决了很大困难。孔峪村也是林县较早发展乡镇企业的村庄,1975年就有了村办企业卫生纸厂,效益很好,万达知道后非常欣慰。1980年,万达听说家乡纸厂面临运输困难,亲自出马协调大卡车购买指标,解决了企业的运输难题。1985年7月,万达还与夫人郑玉一起回到家乡林县,参观了红旗渠、工厂和农村,还为家乡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乡音无改鬓毛衰”,古稀老人回到自己曾经战斗的故土,看到自己的父老乡亲,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他兴奋不已,感慨万千,为即将出版的《林县志》欣然题词:发扬革命精神,振兴林县经济。万达在病重弥留之际,他的侄子万蔚生专程从林州去看望他,他在病床上已不会讲话,只能靠颤抖的手势和写字来交流,万达拉着侄子的手,他关心的仍然是“北方下雨没有?”“老家农作物长势好吗?”。

情之所牵,魂之所系,对万达来说,故乡林县是他的根,是他一生深深的眷恋。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太行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洗礼,铸就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万达是太行儿女的优秀代表,是太行精神忠实的践行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林县老区先后有三批201名干部南下北上支援新区建设,涌现出了余光、马兴元、谷文昌、申六兴等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万达同样是林县南下干部的优秀代表和楷模。过去的革命老区林县,如今已成为繁荣、美丽、宜居、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市林州。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建筑之乡、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红旗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诸多“国”字号金字招牌,是这座城市亮丽的名片。太行精神、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谷文昌精神是这片热土上历久弥新、永续传承的精神地标。

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万达同志虽然已经故去20年了,但是太行山水,三湘大地,都在传颂着他的革命事迹,万达60多年的革命生涯,诠释了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一切为了人民,永远忠诚于党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在林州和湖南的党史上,万达永远都是一个光辉的名字。2005年,《万达纪念文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收录了华国锋、毛致用、陶鲁笳、杨珏等领导同志缅怀万达的题词,收录了湖南相关领导及林县工作的老干部余光、梁心明、李富华等人和其亲属子女的纪念文章。2018年元月23日,湖南省委举行高规格的万达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林州市领导韩爱民受林州市委委托,还作为万达同志家乡代表受邀参会并发言。2021年夏,临淇镇和孔峪村整理修复了万达同志故居,作为党史教育基地对社会开放。过去的岁月已经成为历史,但万达同志从未离去,他一直活在太行山区和三湘大地老百姓的心中。

参考文献:

〔1〕《中共林县党史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中共河南省林县组织史资料》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3〕《中共林县党史资料》(第一至第九辑)1988年。

〔4〕《万达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5〕《湖南省纪念万达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资料》湖南省委2018年。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