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物阜民丰看嘉禾

作者:尹振亮 来源:2022年第19期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09日 04时59分40秒 编辑:陈家琦


390a807304d2ad8376011107007f27e5.jpeg


小时候,爷爷跟我说:你是嘉禾人,就要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我懵懵懂懂,不明所以。初谙世事后,天南地北的友人问我:你老家,为啥叫嘉禾?我耳红脸羞,讲不出所以然。为弄个水落石出,我翻阅词典,得知:嘉禾,即美禾,茁壮之禾,硕大之禾,祥瑞之禾也。据《衡湘稽古》记载: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后置县,名曰:嘉禾。

站在雷公岭对岸的神农峰顶西望,远处九嶷山上的暮鼓晨钟不时撩起人的思绪:这是一方何其神奇的山水,竟让远古时代的三皇五帝翩然而至,留下了千古不朽的教耕传说。在这里,有九子朝拜盼望母归的动人故事,也有娥皇和女英两位妃子的斑竹血泪,还有九嶷山周围万山叩首惊天地的奇闻景象。

湖南嘉禾,古曰“禾仓堡”,乃颗粒归仓之地。湘江源头水,轻悠悠从舂陵河游淌北去,恰似玉带起舞,穿梭在20多万亩肥沃的耕地间,滋润着山水,滋润着金灿灿的稻浪,滋润着笑呵呵的脸庞。嘉禾,一个让岁月归仓,把丰收储藏,让希望绽放,把情爱蕴藏的古堡,始终闪烁着“一粒谷种养育天下人”的光芒。

在嘉禾,随处可见泉水。河岸边、田土间、石山缝,山脚下、山顶上,形态迥异,泉水叮咚。有的喷涌而出,滋润田畴;有的汩汩流淌,供给家用;有的潺潺涓涓,汇入江河。其境内的钟水河岸边,还冒出地热温泉水,被人誉为“玉中温泉”,可强身健体。

有史记载,嘉禾“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礼,物厚而阜安”。在县城老街内的珠泉亭边有口井,民曰“米筛井”,井水没有喷口,全在几十平方米的沙粒间,永不停歇地钻出一串串如珍珠般雪亮的水滴。泉水边的一座千年古亭上,刻印着一副“逢人且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的楹联绝句。

在嘉禾,井水的名字也极负盛名,蕴藏诗意,有八角井、雷公井、龙脊井、飞天井、娘娘井等,且凡是有田垄、有村庄的地域,都有井,星罗棋布般点缀其中。每口井都涌动着一个美丽故事,流淌着一段惊艳传奇,让人浮想联翩。

穿越数千年时空隧道,我似乎聆听到了炎帝神农精心制耒的敲打声,听到了炎帝神农开启农耕文明的推门声,看到了炎帝神农在禾仓古堡的田畴间,手握犁铧开垦稻田的忙碌影子。

享誉“一粒谷种养育天下人”的湖南嘉禾,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了“倒犁头”的铸造工艺,且村村有炉灶,师傅排成行。今天,这片长满“嘉禾”的沃土,已被国家授予“江南铸都”“中国绿色锻造之乡”等称号。

犁头,即犁铧,为耕地用的农具,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铁器,略呈三角形。早些年间,有很多人从事“倒犁头”这门铸造手艺。乡亲们嘴边常挂着这样一段民谚:“犁头水出锅,团鱼麻拐(青蛙)就上桌;犁头水出厂,全家人的日子亮堂堂,女仔嫁个好老公,儿子讨个乖老婆,老老少少都快活。”

一段谚语,一种见证。行走在如今嘉禾县的乡村,虽然“倒犁头”的行当成了一种久违的乡愁,但刻在人们骨子里的记忆,却似一株株沉甸甸的稻穗装在心底,盛开在广袤的大地上。

“烧炉铁水倒犁尖,弱冠男儿学耕田,手握犁耙翻作浪,犁得稻谷堆满仓。”“铁犁嘴,尖又尖,深耕泥土打圈圈,牛在前头作诗画,禾种田垄长成行,一丘丘,一片片,稻谷满仓日子甜”……拾掇起这一串串沾满泥土味、稻花香的民歌民谣,记忆的河流又在脑海里翻滚起来。 手捧禾仓大地上的一抔沃土,接过从农耕文明早期传下来的禾苗,我们把新的丰收、新的希望播撒在田野里,孕育在灿烂的阳光下。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