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把怀化国际陆港打造成湖南新增长极

作者:廉 飞 来源:2023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7日 04时11分13秒 编辑:陈家琦


推进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努力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内陆城市转身向海、驶向蔚蓝,使之蝶变为湖南的新增长极,是怀化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由港起势,奋力建设湖南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重要门户。全方位增强服务能级,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陆港,打造“服务全国、对接东盟、商通天下”的开放平台。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多式联运等详规,形成以陆港总规为主体、各类子规详规联动互补的规划体系。完善功能配套。加快完善八大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实现区域管理封闭化、海关管理智能化、园区管理信息化、报关通关快捷化。强化互联互通。以怀芷快速干道、包茂高速互通等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9条市域铁路专线建设,提质升级沅水航道,形成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拓展区域合作。紧密互动国内多地海关,协同推行“组合港”“一港通”等通关模式。瞄准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及长株潭城市群,采取“冠名+接续”方式,广泛开展区域集货,加快打造国际物流集散中心。

依港兴产,奋力建设湖南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坚持以陆港兴商贸、商贸促物流、物流聚产业,着力构建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大力培育临港产业。瞄准木薯、橡胶、碎米、香辛料等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东盟资源-怀化制造-RCEP市场”的产业链集群,引导产业链全环节向陆港集聚。全面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深度对接“强省会”战略,聚焦“5+N”现代产业体系(先进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药大健康、绿色产品及其加工,多条配套产业链),积极承接粤港澳、长株潭等地产业组团式、链条式、集群式转移。靶向推进产业招商。擦亮国际陆港这一金字招牌,用好RCEP经贸博览会等重要招商平台,深入推进“湘商回归”行动,瞄准行业龙头领军企业定向发力,力争引进一个大企业、发展一个大产业、培育一个产业集群。

借港聚能,奋力建设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高地。坚持把建设智慧陆港作为着力点,引导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不断强化港口科技赋能。汇聚四方人才。大力实施“五溪智汇”柔性人才引进、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行动,切实把怀化打造成招才引智的“洼地”。催生研发孵化。采取“外地孵化+怀化生产”“高校研发+怀化生产”等模式,以各类创新平台为依托,共同开展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重点争取农业农村部薯类研究所支持,全力打造木薯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木薯交易中心。培育科技企业。鼓励企业协同创新,坚持产学研结合,支持奥谱隆种业、正清制药等龙头企业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港口科技型企业数量稳定增长。

以港融城,奋力建设区域性国际都市。更新城市发展理念,推动以港兴产、以产兴城、港产城融合,努力建设“港字号”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优化城市空间。适应港口城市定位,坚持走鹤中一体化、港城一体化发展之路,实现主城区与国际陆港建设同频共振、无缝对接。完善城市功能。着眼于港口综合承载服务能力提升,布局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体等于一体的高品质生活社区和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怀化国际陆港酒店等一批项目,倾力打造“RCEP半岛国际会客厅”。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进城区综合整治与环境提升,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人性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都市。树立开明开放的理念,大力营造投资者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良好氛围,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宜商环境。

(作者系怀化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