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开启亚太共同发展新时代

作者: 来源:《湖南日报》 2014年11月06日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06日 04时17分51秒 编辑:redcloud

5日,中国开始进入“APEC时间”: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周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领导人和代表将再次聚首…… 继2001年上海峰会后,中国又一次成为APEC主场。


把各自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世界最大贡献

1991年,中国加入APEC,成为这个成立两年的亚太大家庭的重要一员。

“这是中国对外开放和APEC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自那时以来,中国开始加快融入亚太。”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

历史,是那样的巧合,又是那样的意味深长。

这是一张米黄缎面、云锦图案的请柬——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请柬上以行楷体书写的“请柬”二字,出自年逾9旬的上海书画大师陈佩秋之手。

在陈佩秋的定居地,13年前,第九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功举行,为APEC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政策框架。

13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人民币;2013年底,这一数字已变成56万亿人民币。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3年物换星移。2014年,中国重成APEC主场,已是今非昔比。

2001年APEC峰会时,中国还在为加入世贸而努力。而现在,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更已开始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13年前,中国刚刚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一个角色,而今天已是主角之一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中国始终不渝的追求。

“把各自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世界最大贡献”;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创新理念,到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倡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不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中国发展离不开亚太,亚太繁荣也离不开中国

25年来,APEC联通太平洋沿岸国家,对接新兴与发达经济体,让“亚太”从地理概念逐渐变成了一个拥有28亿人口、经济总量超过全球半壁江山、贸易额占全球46%的经济合作体。

亚太,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经济增长引擎。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成为“引擎中的引擎”。

据统计,1992年,中国与APEC成员的贸易额仅为1277亿美元;2013年,增至2.5万亿美元。在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中,有8个是APEC成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将拉动亚洲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

中国不断深化同亚太国家的互利合作,一起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

中国已同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2个自由贸易协定,其中大多数自由贸易伙伴是APEC成员。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伴随全球化进程,中国同亚太、世界更加紧密相连,分享开放红利——

2013年9月访问中亚四国时,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近一个月后,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

同样在印尼,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APEC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路线图——亚太地区应该谋求共同发展,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创新发展,寻求联动发展。

一年多来,“一带一路”犹如两条彩带,将中国和许多亚太国家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韩国到蒙古国,从帕米尔高原到印度洋之滨,再到南亚次大陆,伴随一项项协议的签署和逐步落实,中国加快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开放合作,推动共同发展、持续繁荣……


共同创建引领,世界的美好亚太

作为亚太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中国始终把促进亚太繁荣稳定视为己任,致力于发挥建设性作用。

一年前——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一年后——10月2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印度等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和授权代表郑重签约,共同决定成立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PEC是一个论坛,东道主在议题设置上往往有较大主动性。

环顾亚太地区,一体化发展很快,碎片化发展也很快,各种区域性机制安排林立……

针对现状,中国提出2014年APEC峰会主题——“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确定会议三大重点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

“APEC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推动区域一体化为己任,这次重提建设亚太自贸区,是中国着眼长远、勇于担当的表现。”社科院研究员王玉主说。

金秋北京,雁栖湖畔,到处可见2014年APEC会标,到处可见年轻志愿者身影——

20岁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三学生侯逸凡第一次当志愿者,她的话,是无数中国青年的共同心声……

中国准备好了!北京准备好了!

走过风雨25载,亚太大家庭将从这里开启合作共赢、发展繁荣的新时代……

(据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