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亚投行规则博弈考验中国担当

作者:章玉贵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07日 02时40分21秒 编辑:redcloud

已被贴上全球新型公共产品标签的亚投行,要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既离不开良好的机制设计,更需要有关参与主体的合作性博弈与国际责任感的切实担当。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亚投行将持续扩容。这种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既体现了中国作为亚投行主要发起国应有的金融气质与国际责任感,也向世界宣示:中国作为21世纪全球性公共产品的设计者与资源提供者,在依然存在巨大不确定的国际政经舞台上,如今正表现得越发沉稳与自信。

不过,真实世界一般不兑现静态的假定。尽管亚投行的筹备工作取得超预期成功,但真正到了定规则、定章程、定治理架构阶段,有关参与主体定会为了各自国家利益展开空前博弈。中国需要在这一阶段展现出成熟的驾驭局面与多边协调能力。

笔者判断,既然中国提议亚洲国家执掌75%的亚投行股权,那么在后续的谈判中这一基准将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中国在初始阶段出资超过30%既是保证亚投行能够如期投入运营的基本前提,也是作为主要发起国应有的责任担当。照此逻辑,中国在亚投行中的主导国地位毋庸置疑,首任亚投行行长由中国人担任应当没有太多悬念。

至于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既有开发性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可能的分工,笔者认为,一定程度的合作是完全可能且必须的,中国有能力将亚投行的资本金提升到超过世行与亚行的水平,届时亚投行的行为边界将随之扩充。只是亚投行的顺利运营,还将有赖于建立一支既懂得国际商业规则又熟悉对象国国情的战略性运营人才队伍。换句话说,亚投行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机制化设计,更取决于立体化的能力建设。

(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教授)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