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美关系重在讲信用
作者:尹承德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5日 02时02分59秒 编辑:redcloud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也不立。周恩来总理1972年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谈判时,曾赠其六个字:“言必信,行必果”。这六个字也是中国外交的信条和座右铭。中国对美国像对待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从来信守承诺。
应该说,美国基本遵守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一些基本原则,这是两国关系总体上能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其诚信明显不足,在中美关系的不少问题上言与行是两张皮。举其大者:奥巴马总统多次指明一个强大、稳定、繁荣、和平发展的中国对美国不是挑战而是机遇,但美国防部每年都发表有关中国军力评估报告,年年重弹“中国威胁论”;中美建交公报明确规定两国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但美国却在台湾、香港、西藏、新疆和政治制度等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坚持干涉中国内政; 美国政府多次在东海和南海岛屿争端上声明“不持立场”、“不选边站队”,却又自食其言“拉偏架”,甚至支持某些国家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等。如此失信,使中美达成的许多重要共识付诸东流,严重阻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美国对华“信商”低,主要是冷战思维作祟。在其影响下,美国认为中国的“崛起”犯了它的两个大忌:一是认为中国强大会挑战以至取代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动摇其主导亚太和称霸世界的基础。二是认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及其发展模式、国际影响的扩展,将挑战以至动摇美及西方赖以安身立命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些纯粹是误解和过时的政治成见与偏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不称霸不争霸,也不谋求地区主导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从不搞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输出,并主张包括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在内的不同文明和谐相处,和平共存。中国一以贯之地以实际行动兑现这些主张和承诺,诚信为天下所公认。美国对华疑忌与偏见完全是建立在沙堆之上,根本站不住脚。正是出于意识形态偏见,美国才对明明能实现双赢的两国间原则、协议、共识,采取自取所需的态度:对己有利者则从之,不利者则违之。殊不知,这样做损人又损己,变双赢为双输。
唯诚信才有互信,唯互信才能真心交往,真诚合作,共谋双赢。这也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条件。希望美国能同中国一样,以去年10月奥巴马成功访华和习近平主席今秋即将对美的历史性访问为契机,珍惜两国元首互访的重大成果,深化诚信意识,既说得好,又做得好,共创中美关系未来。(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前参赞)
上一篇
洗不白的战争 抹不掉的罪证
下一篇
提质增效 行稳致远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