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改善民生须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作者:陈骏 来源:湖南日报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5日 10时48分43秒 编辑:redcloud

“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在解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雁峰区委、区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民生问题的系列讲话精神中深刻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意义重大,事关党的执政之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破题:

办好教育这个民生之基。习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我们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城乡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全覆盖,积极推进城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状况;同时整合中心城区名校优质资源,不断提升全区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们积极落实职业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统筹抓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通过稳增长、调结构,开展“就业、创业、兴业”行动,支持转业军人、下岗职工、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自主创业,多渠道促进和带动了就业。

健全社会保障这个民生之依。健全社会保障,关键是要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促进社会公正。要守住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条底线,将民生政策更多地向困难群众倾斜。我们对社会弱势群体实行定期、定点、定向的“一对一”、“一对多”联系帮扶,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新农合扩面工作,并提升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加大了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教育等救助力度。

壮大经济增长这个民生之源。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和惠民生相互促进成正比。脱离了发展,民生保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不可持续;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能有效扩大投入、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为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雁峰区以“创新引领、项目支撑、产城融合、统筹发展”为战略,大力实施“611”重点工程计划,力争年内项目投资总规模达600亿元以上,年内开工建设100个项目以上,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我们还大力推动工业、农业、旅游业“三升级”,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城乡居民增收“三提速”,进一步做大“蛋糕”,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铸牢社会稳定这个民生之盾。习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近年来,我们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在全区全面实行“精细化服务、立体化防控、社会化帮扶”的网格化管理,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 同时,建立政务微博、民生微信、民情QQ群等网上信访渠道,实现了网上信访结果可查询、可督办、可评估。全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 作者系衡阳市雁峰区区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