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蓝思科技:视窗防护玻璃行业的领跑者

作者:周亚明 谢立言 来源:《新湘评论》2018年第17期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7日 01时30分34秒 编辑:redcloud

 

 

 

 

  蓝思,“镜片”英语单词“lens”的谐音。蓝思科技,这家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为基础的高科技上市企业,起名是如此简单明了,却又蕴含着智慧。“全球最先进的智能手机,百分之五十以上都在使用蓝思生产的硬件。”“而全球每两部手机的玻璃盖板,其中就有一块是在蓝思科技生产的。”名称简单的蓝思科技不简单。

 

 

从小作坊到行业巨头

 

  即便过去了10多年,时任浏阳经开区(浏阳生物医药产业园前身)招商局局长王大辉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04年接待蓝思科技的周群飞的情景,“背着个大旅行包,穿着一条泛白的牛仔裤,周群飞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园区。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大老板。”王大辉对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群飞的印象始终没有改变。

 

  1993年,在深圳一家工厂打工的周群飞辞了职,领着几个亲戚,在宝安区租了套三室一厅的住房,靠2万元启动资金,开始了独立的创业之路。三房一厅的房子,房间做宿舍,客厅做印刷、包装车间,厨房做食堂。靠着工厂打工期间掌握的丝网印刷技术,几个人一边拉订单,一边做生产,接不到外销单,便只做内销,家庭小作坊就这样像模像样地做起了钟表玻璃加工生意。

 

 

 

 

 

  为了拿到生产订单,小作坊只能采取“笨”办法,翻黄页寻找那些表壳厂、手表厂,然后上门一家一家去拜访。周群飞他们每次出门拜访客户,往往要在家多演习几套方案,设想被人家拒绝的话,自己还能怎么说,说些什么话。周群飞说:“因为自己那时被拒绝得太多了,感受了太多的痛苦,所以直到今天我都很难开口拒绝别人。”印刷一片玻璃,可得1.5元代工费。慢慢地,小作坊生意一天一天好起来,公司发展到几十名员工。

 

  1997年,家庭小作坊改名为恒生光学玻璃厂。没多久,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给小作坊式生产的恒生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许多像恒生光学玻璃厂一样的小企业,因为经营困难,常常连人带厂玩消失,一起消失的还有恒生光学玻璃厂的货款。一些客户上半年合作得好好的,下半年就不见了踪影,很多货款就收不回了。因为下游企业赖账,作为恒生光学玻璃厂厂长的周群飞只得把自己的住房卖掉来给员工发工资……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恒生光学玻璃厂的利润也变得越来越微薄,一个月几十万元的生意,往往要联系上百家客户。

 

  2003年,恒生光学玻璃厂以技术和设备入股与人合伙,在深圳成立蓝思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进行手机防护视窗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通过第一年辛苦的摸索,市场前景不明朗,效益也不理想。一年后,合伙人将200万元投资全部撤回。但看准了市场的周群飞毅然把全部身家投入公司,扩大公司规模。

 

  挺过了艰难创业期,深圳宝安区原有的厂区已容不下快速发展的蓝思科技。2006年,蓝思科技顺应产业转移的趋势,回到湖南发展。蓝思科技开始在浏阳建厂,2009年投产。随后,在浏阳注册成立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将蓝思科技总部放在浏阳。

 

  2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小作坊已经发展成现在总资产达到310多亿元,员工十万余人的现代企业集团。产品从钟表玻璃扩展为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终端,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对行业内全球中高端品牌客户实现全覆盖。2015年3月18日,蓝思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永不满足的工匠精神

 

  对工艺精益求精,对产品悉心打磨,身处制造业的蓝思科技本着一颗匠人之心,对质量的追求永不满足。

 

  2002年以前,当时市面上的手机都是有机玻璃屏,虽然这种手机屏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但这种亚克力材质的手机屏存在硬度低、透光性差的缺点,不耐高温、易变形,使用中又容易出现划痕。蓝思科技的前身恒生光学玻璃厂以前从事的是手表玻璃壳面生产,他们敏锐地发现了手机屏面临升级换代的趋势,大胆地将其掌握的手表玻璃工艺运用到手机面板生产上,也就是用玻璃屏取代当时流行的有机玻璃屏。通过科研团队的刻苦钻研与攻关,终于取得成功,在国内率先用玻璃来替代亚克力材质作为手机盖板。这给蓝思科技拓展出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并由此开启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全球玻璃视窗产业”的到来。至今,蓝思科技仍处于全球视窗触控防护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