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思想动漫】 现在,我们仍然需要“长征”

作者:汪金友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1日 10时51分06秒 编辑:redcloud

    什么叫长征?在战争年代,长征就是长久地行走,长久地战斗,长久地较量,长久地追求。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无论困难多么重重,都前赴后继,永不停步,直至胜利。

  如今,天上没有了敌人的飞机,地上没有了敌人的大炮,周围没有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路上没有了必须要过的雪山草地,还需要“长征”吗?

  答案很明确,需要。你如果想学成一门专业、想干出一番事业、想完成一项发明、想进行一项创造、想造福一方百姓、想做出一番贡献、想实现你的梦想、想找到你的快乐,你就得进行“长征”。这个“长征”,就是长久地学习,长久地奋斗,长久地创造,长久地付出。而且永远都不能松懈,一刻都不能停留。只有“走完两万五千里”,才能到达“陕北”,实现理想的目标。

  说到现在的长征,有两个人可作榜样。一个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今年77岁了,从1953年开始,他就进行水稻育种研究。在这期间,曾经取得过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也曾遇到过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的“长征”,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尽管年逾古稀,袁隆平仍然信心依旧。他说:“我的目标是在2010年以前,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亩产900公斤。”

  另一个是以白发换山青的普通职工袁克良。他今年83岁,是《人民日报》的“人生境界”专栏所介绍的一位老人。1974年,在太原二轻局五金公司工作的袁克良被任命为单位绿化小分队队长,前往慕云山的千亩荒山进行绿化。此后几年,别人都走了,只有袁克良一人留了下来,而且一干就是32年。现在,慕云山上已有树木1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样的知识,同样的学历,同样的党员,同样的干部,同样的岗位,同样的起点,为什么有些人像袁隆平、袁克良以及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徐本禹、王顺友、杨业功、丛飞一样,让全中国的人都为之感动?而另外一些人,虽然在前半生里也曾经“辉煌”,但却突然“中途落马”,留下一世的贪名?原因就在于他们所进行的,是一场“短征”。一旦达到了个人的目的,实现了个人的目标,就开始走上歧路。

  要“长征”,就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健康的种子,才能长出健康的庄稼。”袁克良说:“活着种树、死后看山。”一个完全为个人利益而卖力的人,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伟大工程。

  要“长征”,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奋斗。任何“长征”的路上,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总有一些人,不愿意到基层去,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意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一方面,舍不得吃苦;另一方面,又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夜暴富”、“一夜成名”。

  要“长征”,就必须做出自我牺牲。战争年代,牺牲的是自己的生命;建设时期,牺牲的是个人的利益。袁隆平一生扎在稻田里,袁克良一生住在山冈上,他们牺牲的,是个人生活的安逸和幸福。而他们的快乐,也建立在这种牺牲之上。

  和谐需要共享,更需要创造。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奉献毕生精力,进行一场个人生命与祖国命运相关联的伟大“长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光荣。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