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核心在“新” 关键在“新”

作者:肖雅瑜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31日 09时12分01秒 编辑:redcloud

推进新型工业化,核心在“新”,关键也在“新”。株洲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湖南的老工业基地,要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唯有抓住创新这个关键并将其贯穿始终,以新促变,以新促快,以新促好,才能走出符合株洲实际、符合发展要求的新路子。

 

促进理念创新,拓宽发展思路

明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身就是工业化、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树立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强化市场、法治、公共财政等观念意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一是顺应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潮流,坚持走开放带动和科技引领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二是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着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促进产业信息化,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三是统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促进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和环保效益型工业体系。四是立足我国国情,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把增加就业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目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五是坚持统筹兼顾,走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城乡、产业、区域等协调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落实到株洲工作实际中,就是坚持“开放创新、扬长补短、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兴市、科教先导、城镇带动、文化提升”四大战略,努力把株洲市建设成为湖南新型工业化的标志性城市。

 

加快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

新型工业化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工业化,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减少资源的消耗,解决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株洲市将“科教先导战略”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战略,就是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业的内在素质。在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着力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株洲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产业水平不太高,尤其要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以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设计、装备、生产、管理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第二,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株洲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比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应该在技术进步中有所作为。目前,株洲市已有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博士后工作站。要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造自己的核心技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第三,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造和提升生产能力。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的同时,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升生产能力和竞争实力。目前,我们有1000多项重大技改项目开工,其中超过1亿元的技改项目就有32个,这些项目一旦完工,全市工业的技术水平就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能很快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注重方法创新,培育产业集群

把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着力点,是从我省工业发展实际出发,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举措,也是株洲市实施“产业兴市”战略的根本要求。就株洲而言,可围绕壮大交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基础化工、陶瓷、服饰纺织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医药、电子信息、风电装备三大新兴产业集群,提升建材、花炮、能源等传统产业集群,创新方法手段,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抓项目带动。项目是产业的支撑,是后劲的依托。当前,全市要落实“项目建设年”活动的要求,以项目带动产业集聚。一方面注重发挥已有优势,着眼于产业配套和产业链延伸,筛选一批优质项目,推动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快速扩张,打造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一方面致力营造新的优势,着眼于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现在我们的高新技术产值已占整个工业产值的49%。这一块是最有希望、最具潜力的一块,要尽可能扩大这个势头,让高新技术成为株洲工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其二,抓园区聚集。园区是产业集群的载体和平台。工业必须向园区集聚,不能分散布局和搞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态度。株洲的园区建设起步较早,发展也较快,已经形成了以株洲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一区三园多基地”的格局。除重点抓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进园企业的快速发展外,还要积极抓好园区的产业定位,凸显园区特色,加强分类指导,引导企业进行合理分工,专业协作,推进资产向核心企业、优势企业集中,基础工艺向专业园区集中。其三,抓区域整合。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的思路,注重结合城市化进程,优化调整好资源配置,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发挥好工业城市对县域的带动作用,合力打造核心增长极,在新型工业化中走在全省前列。

 

加强体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既是经济转型的过程,也是体制机制转换和创新的过程。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才能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制度保证和强劲动力。第一,创新市场机制。主要是通过向市场“放权”、建立有效的竞争秩序,增强区域竞争力,提高工业化的效率;深化资源和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粗放增长的成本,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型。第二,强化政府的调控和服务机制。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改革重点,从行政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强化引导、协调功能,构建服务企业、服务发展长效机制。第三,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包括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创新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四,健全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重点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目标,构建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

 

推进环境创新,强化保障支撑

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创新发展环境,就是要着力打造“环境佳地,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安全宝地”,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株洲市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政府的第一责任,致力于经济发展环境的创新,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硬环境的同时,狠抓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化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创新政策环境。继续清理一些过时的管理政策和规定,继续降低政策门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制定和落实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措施,激发全民参与新型工业化的积极性,保障新型工业化的顺利推进。二是创新政务环境。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关作风的改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弱化经济性管制职能,加强社会性管制职能和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形成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良好宏观管理环境。三是创新社会环境。注意把握舆论导向,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舆论环境、全民“亲商爱商富商”和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注意尊重确保企业的社会地位,注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四是创新经营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营造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和规范经营,打通产、供、销等各个环节,让各类经济主体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确保新型工业化在良好环境中有序推进。

(作者系中共株洲市委书记)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