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扫黄打非”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调查

作者:钟万民 朱三平 程文亮 谢承新 田厚建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3期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8日 11时52分25秒 编辑:redcloud

  “扫黄打非”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担负着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净化出版物市场、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重任。为进一步探索建立“扫黄打非”工作长效机制,推进湖南“扫黄打非”工作深入持久开展,最近,我们先后到邵阳、怀化、常德、长沙4市及12个县市区进行了调查。

 

  成效

 

  体制机制逐渐理顺,“扫黄打非”保障明显加强。湖南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清理整顿书报和音像市场工作,21世纪初成立了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全省各市州县相继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工作体制机制以及各方面的保障逐步加强。一是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建立受理举报值班制度、举报奖励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预警、快速反应、重大案件查处等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较好地推进了“扫黄打非”工作。二是保障条件得到加强。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扫黄打非”工作,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三是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先后制定并实施了“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工作考核评分办法以及信息通报等制度,下发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建立出版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全省“扫黄打非”工作逐渐进入长效管理轨道。

 

  工作责任逐步落实,“扫黄打非”合力进一步提升。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切实担负起了组织、指导、协调、督查的职责,各成员单位扎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形成了“扫黄打非”工作的强大合力。一方面,严格实行问责制。在全省严格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邵阳市把“扫黄打非”工作列入全市文明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范围,引入并启动纪检监察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长沙、常德、怀化都制定了一系列责任制度,对日常监管、案件查处、专项行动不力的单位,建立谈话制度和通报制度。另一方面,加大案件追查力度。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彻底、彻究、彻办”的原则,成功查处了一批大要案件,极大地打击和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有效净化了出版物市场。

 

  监管网络更加健全,“扫黄打非”覆盖面不断拓展。省市县三级“扫黄打非”办良性互动,实现了由单一作战向整体作战转变、由重点突破向全面推进转变、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一是实行日常巡查、暗访督查、举报实查制度。按属地划分责任区,落实专人负责,实行工作日与节假日、明查与暗访、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对出版物市场进行稽查。二是注重突出对重点部位、重点对象和重点时段的监管。对书报刊集中交易市场、音像市场、电子软件市场、繁华街区、旅游景点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共场所和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等重点部位,印刷业主、出版物零售店摊和不法游商等重点对象,节假日和大中专、中小学开学期间等重点时段,加强监管力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广泛开展“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大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启动“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建设,构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

 

  社会宣传不断深入,“扫黄打非”影响力切实增强。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宣传车、手机短信等宣传手段,不断加大“扫黄打非”工作的宣传力度,在社会上营造“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的舆论环境。随着宣传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对广大群众的正面影响逐渐增强,反盗版、反侵权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为“扫黄打非”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问题

 

  人员经费不足,工作保障难到位。交通、民航、海关等部门反映,由于工作业务量大增,监管力量有限,监管力不从心。大部分市县两级“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是兼职,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机构设置不专,工作协调难到位。目前,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主要靠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牵头。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牵涉的范围广,协调工作量大,特别是在异地打击和源头治理上协调难度更大。

 

  侵权和盗版活动比较猖獗,打击震慑力不足。盗版图书和盗版光盘屡禁不止,打而不绝。在“您认为当前打击非法出版物方面做得怎么样”的问卷调查中,有42.7%的被调者认为“效果一般”,31.5%的认为“打击不彻底,过后又一样”。一些散布在街头巷尾的游商,活动在繁华地段、社区、农村墟场,向往来行人兜售盗版、淫秽光盘,影响当地形象。

 

  引导群众正确消费不够,社会认同度低。调查问卷统计,有43.6%的被调查者认为“盗版对读者有利,对出版者不利”,31.2%的认为“盗版对读者和出版者都有利”。一些非法出版物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普遍比正版低40%-60%,有的甚至低90%,对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调查问卷中问及购买盗版制品的原因时,80%的表示是“价格便宜”。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重视不够。绝大部分地方领导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抓紧抓好“扫黄打非”工作,在经费投入、工作力量等方面予以有效保障。但也有少数地方的领导认识模糊,很少从维护社会和谐、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的高度看问题,思想上重视不够,在人、财、物、技等基础保障上缺乏支持。

 

  ----新的工作情况对协调打击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是制度建设上存在一定缺陷。对新闻出版如何规范管理、推进发展在法律制度上缺乏支持,对“黄”“非”出版物的执法主体不明确,出版物市场管理主体多元并存、管理职能时有交叉、职权不明、执法标准和程度不一,容易出现管理脱节的局面。二是手段难适应。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版媒体和流通业态多样化,在电子出版和互联网领域,网络媒体打破了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可控度更低了;在出版物发行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的现代化程度,而且推出了电子营销、网上书店等新型经营业态,而我们的工作手段大多还停留在纸质化阶段,跟不上发展的步伐,给“黄”“非”出版物的鉴定、取证、打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三是异地协调成为制约源头打击的“瓶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外地流入的“黄”“非”物品要进行追踪溯源的打击十分困难。此外,部分鉴别标准不够明确,也是打击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产业扶持政策的缺失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湖南文化出版产业总体发展良好,“文化湘军”、“出版湘军”在全国都有一定地位,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每年4月份的长沙图书交易会被誉为全国三大图书交易市场之一,但仍存在发育不完全、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一些单位和有些领导对扶持发展文化出版产业的认识不高,观念比较陈旧,运用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对文化出版产业进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能力欠缺,投资管理机制不能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管理政出多门,产业链条人为割断,对文化出版产业的支持缺乏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

 

  ----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消费需求的正规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使非法出版物有机可乘。从出版物市场看,大多数出版单位选题过窄,某些话题过多过滥,而比较敏感的话题如对社会问题的正面剖析少,对经济问题的深层次报道少,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欠客观、不全面,有的甚至千篇一律,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而非法出版物利用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情感宣泄、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欲望、对伪科学缺乏辨别能力等因素,以社会问题追踪、新闻内幕、教义宣传等较为隐蔽的形式出现,既钻了正面宣传留下的空子,还迎合了一些人的心理需求,又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其非法本质,使人们无法辨别其真伪。

 

  对策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化政治意识和阵地意识,在主要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宣传“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宣传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宣传知识产权的保护,帮助消费者逐步树立购买非法出版物是“短期受益者,长期受害者”、就是“帮别人销赃”的观念。创新宣传形式,制作“扫黄打非”公益宣传片、淫秽等有害信息网络过滤软件和“扫黄打非”提示软件,在广大主流网站和各个网吧安装;在乡村、社区、出版物经营场所,张贴公益性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在中小学校开设“扫黄打非”专题讲座等活动。必须在全省形成共识:“扫黄打非”不仅对国家文化安全、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而且是规范出版、印刷、发行市场,繁荣湖南新闻出版事业,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手段。

 

  强化保障措施,加强执法协调。必须突出解决好“扫黄打非”经费不足、人员不够、机构不专的问题,保证经费能逐年有所增长,人员编制能因工作需要适当增加。成员单位必须明确专人负责,进一步加强“扫黄打非”部门协调联动,建立成员单位内部联席会议、信息通报、情况交流、业务培训等制度,制定完善“扫黄打非”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执法主体的职责范围,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执法合力。

 

  探索建立社会化监管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设立由政府拨款、业界捐助、罚没款项等组成的专项基金,用来奖励举报者,延伸监管执法触角,扩大工作覆盖面。组建“扫黄打非”工作信息交流平台,不断改进和完善基础工作,可考虑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有关经营单位的守法经营状况,提高“扫黄打非”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群众认同度。逐步建立行业协会,引导音像、印刷、出版、网络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规章制度,发挥指导、协调、服务、监督职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严格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考核力度。坚持把“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建设“文化强省”、领导工作绩效考核、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内容,逐步建立和落实“扫黄打非”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监管部门与出版单位、经营业主签订守法经营责任状,在义务举报、守法经营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建立案件查处考核制度。对跨区域的案件,坚持逐级上报制度,增强打击效果。

 

  扶持正规出版产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制定系列优惠税费政策,对有市场潜力的印刷企业,优先在财政、协调金融机构贷款上予以支持。采取措施降低正规出版物的价格,在出版物的定价上,充分兼顾作者、出版单位、消费者各方的利益,把价格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坚持以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思想意识形态阵地,大力推动“文化下乡”活动,充分发挥“流动汽车书店”、文艺演出下农村、进社区活动,提高群众的文化品位和素质。抓好“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建设,为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便利条件。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