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党员干在前 共建美家园

作者:谢胜 来源:《新湘评论》2019年第18期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07日 10时10分50秒 编辑:redcloud

 

  乡村振兴,环境先行。临湘市在全市开展“党员干在前、共建美家园”党建主题活动,扎实推进“党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共拆除空心房、偏杂房等166万平方米,疏通河渠1400余公里,清淤池塘2744口,完成改厕1.52万户,绿化美化屋场1183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突出一个导向:一线推动。领导在一线示范。成立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挥部、镇级指挥中心和村级指挥所。45名市级领导带头联镇包村、136名镇(街道)领导干部包片联村、963名村(社区)干部联组包户。力量在一线集中。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上一线,在集中攻坚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8个市派、114个县派、38个镇派工作队全部到岗到位;开展“百支队伍进村社、百项服务下基层”活动;动员全市党员公职人员利用周末返乡参加整治。责任在一线压实。考核具体化,结合整治十项重点任务,逐项细化指标、分解责任。督查精准化,重实绩、轻痕迹,做到“三多三少”,即多听群众意见、少听干部汇报,多看实际变化、少翻资料台账,多查偏远村组、少看路边盆景。责任链条化,从领导机关到村支“两委”、从市委领导到普通党员,一律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解决清单。

 

  创新一个载体:三创三争。创清洁家庭、争当表率。号召党员参与“三亮”行动,争创清洁家庭,走在整治前列:亮身份,实施“共产党员户”挂牌行动,实现农村党员户全覆盖;亮责任,党员作出公开承诺,并在重要路段、河流等部位树立党员职责牌;亮表现,定期开展人居环境交叉检查,评比结果公示栏对党员户作出醒目标记,让“红榜党员户”脸上有光,“黑榜党员户”红脸出汗。创文明屋场、争当样板。大力推行“1+1+10+100”网格化工作模式,即每名村干部联系1个屋场,每名党员明确1个责任区,联系10户农户,对接100个群众;对屋场内的道路、河港沟渠、黑臭水体等公共区域分段、切块、分片,实行党员包干,带动屋场群众共同治理、共同管护。五里牌街道新球社区樊家畈屋场创建“我爱我家”微信群,鼓励屋场居民以“随手拍”形式曝光身边“脏乱差”。创示范村庄、争当标杆。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本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的“第一责任人”,并将集中攻坚成效纳入基层党组织年度绩效考核和书记“双述双评”。各村以争创示范村为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有品位的村庄发展之路。长安街道荆竹山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生态有机菜园、古井凉亭和党建微公园,实现了“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

 

  构筑一个格局:共建共享。宣传发动。依托党员志愿服务平台,招募志愿者4632名,深入一线开展服务活动、义务劳动,将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依托村(居)民讲习堂、文化礼堂等平台,推动整治家喻户晓、入脑入心;依托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创建“人居环境整治奖品超市”,清洁家庭持“奖券”兑换生活用品,极大调动了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产业推动。探索“党建+产业”融合模式,以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为集中攻坚增添后劲。引导各村盘活“空心房”整治腾退用地,新建(扩建)果园、苗木、药材等种植基地23个,预计年底增收超50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的“造血”功能不断提升。自治促动。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实行重大事项群众议、整治情况群众评、常态保洁群众管。广泛开展“五老变五员、旧貌换新颜”活动,以本村老党员为核心,将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发动起来,组成一支热心公益、德高望重的“五老”队伍,在环境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乡友联动。各级基层党组织探索流动党员“五个一”管理模式,鼓励和引导在外党员和乡友返乡投身集中攻坚,建设美丽家园。全市共筹集乡友支持资金超过2600万元,有43名乡友返乡创业。

 

 (作者系中共临湘市委书记)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