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以首倡之责探索创新精准扶贫的“湖南经验”

作者:王志群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23期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02日 04时30分19秒 编辑:陈家琦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要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些年来,全省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强化“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的担当,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2012—2019年,全省共减少贫困人口747万人,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解决,贫困地区整体面貌、治理能力、干群关系极大改善,一系列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创造了十八洞全国村级精准脱贫的样板。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视察,在多个场合对湖南脱贫攻坚工作给予肯定。

创新精准识别退出机制,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在精准识别上:率先在全国开展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建立扶贫数据共享共用平台,严格实行识贫“户主申请、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7道程序,做到贫困识别全省一个标准、一套程序;深入开展“一进二访”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对贫困人口进行动态监管,做到对象准底子清、不落一户一人,形成了识贫、校贫、定贫的精准识贫工作机制。在精准退出上:实事求是把握脱贫节奏,科学制定脱贫退出滚动计划,适时进行动态调整,2017年将13个贫困程度较深的贫困县计划摘帽时间推迟一年。建立脱贫退出签字背书机制,明确贫困户脱贫摘帽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审核把关,村支书、主任共同签字;贫困村脱贫退出由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签字负责;贫困县脱贫摘帽由市州委书记、市州长签字,报省委书记、省长审定。实施脱贫攻坚考核以来,湖南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的精准度在全国始终处于前列。

创新精准帮扶机制,显著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

按照“五个一批”要求,聚焦政策落实瓶颈精准发力,让每一位贫困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趟出了“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路子。针对传统产业扶贫对象难瞄准、项目难选择、资金难保障、风险难防范等现实问题,2014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并深化形成“四带四推”举措,推动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融入全省百千亿级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目前,全省所有贫困县都有了2个以上特色主导产业,356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脱贫。2016年9月,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在湖南召开。推出了“两免一基”扶贫小额信贷金融产品。针对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贷款难、贷款贵和金融部门放贷有顾虑的问题,2014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扶贫小额信贷,并不断深化形成“贷得到、用得好、收得回、可持续”的金融精准扶贫新路子。全省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近300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240余万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增收脱贫。2019年5月,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在湖南召开。创建了“1143”扶贫劳务协作机制。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201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扶贫劳务协作试点,探索出一套“组织领导推进机制+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精准识别、对接、稳岗、服务四个关键环节+三张清单”的“1143”劳务协作模式。目前,全省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99.8%。2019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对此作出批示给予肯定。打造了“搬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在全国首创“先定区域后定人”高精度识别经验,创新确立“四靠近”(即靠近城镇、中心村、产业园区、旅游景区)集中安置选址原则,对全省3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区实施“零利润、交钥匙”工程,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69.4万人的搬迁任务。同时,探索出“楼上生活、楼下生产”“群众下山、产业上山”“进村入社、村社共管”后续帮扶和管理模式。今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湖南易地扶贫搬迁给予表扬激励。打造了“五促五销”消费扶贫模式。为精准构筑扶贫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我们着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线上销,组建消费扶贫联盟、带动销,创建消费示范中心、集中销,兴建“三专”消费载体、平台销,构建新闻媒体矩阵、引流营销,仅今年以来就促销扶贫产品180余亿元。今年8月,湖南在全国消费扶贫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构建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在全国率先创建教育扶贫“一单式”信息系统,深入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首创在贫困地区建设100所芙蓉学校,全省78.6万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适龄小孩实现“应学尽学”,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全面推行了贫困患者住院诊疗“一站式”结算服务。按照“七统一”要求,全面实行基本医疗补偿、大病补偿、扶贫特惠保、民政医疗救助、医院减免、政府专项兜底“六位一体”的“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群众就医实际报销比例由2016年的65%提高到86.01%。

创新责任落实机制,广泛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条块落实促攻坚”的格局。探索建立了主要领导干部“三走访三签字”机制。为压实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责任,201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开展脱贫攻坚“三走访三签字”工作的通知》。由书记、省长带头,各级主要领导带着责任和感情深入贫困地区走访,引领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以上率下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探索建立了常态化联点督查机制。2017年开始,由36名省领导牵头、45个省直单位参与,组建49个督查组,以“四不两直”方式,对51个贫困县和脱贫任务较重的25个非贫困县开展定点定人的督查巡查。同时,在全国率先创建“三个落实”动态管理平台,将国家和省考核、常态化联点督查等发现的问题分类全部纳入,实时记录、动态监测、智能分析、全程跟踪,强力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探索建立了“互联网+监督”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围绕“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问题”这条主线,将各类民生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的拨付、发放和使用情况全面公开,实现对每笔资金从上至下、从部门到农户到个人到项目的全程监督,得到中纪委充分肯定。探索建立了严管厚爱扶贫干部机制。省委出台基层建设“一意见五方案”及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办法,连续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基层减负年活动,树立重实绩、重基层、重一线的鲜明导向。今年上半年,省纪委监委组织近万名纪检监察干部入村蹲点督查,得到中纪委专题推介。省委组织部对所有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开展脱贫攻坚干部考察,组织51个贫困县党政正职集中体检、有脱贫任务的乡镇党政正职分批次疗养。探索建立了“互联网+”社会扶贫机制。2017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试点,积极搭建捐赠者与受捐者精准对接平台,并与“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消费扶贫月”等活动有机结合,逐步构建社会扶贫长效机制。今年7月,中国社会扶贫网湖南频道正式上线,成为全国第一个上线的地方平台。探索建立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机制。全面推广“四扶四建”“脱贫之星”评选等做法,在乡村挂出“脱贫光荣榜”,在省级媒体发布“群英谱”,引导贫困群众坚决摒弃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深入开展“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脱贫攻坚主题活动,以“防疫情、奔小康、迎新春”为主题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奋战行动,全力营造了和谐脱贫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湖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