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袁隆平教给我们的哲理

作者:李湘舟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01日 10时41分33秒 编辑:陈家琦


我跟袁隆平院士有过一次最亲密接触,那是2007年6月。

当时,中宣部决定将袁院士作为全国重大典型进行集中宣传。不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予以重点报道,中央各大媒体也进行了一个星期的集中宣传,之后我们还通过出版图书、推出理论评论文章、召开座谈会、开展网上讨论、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进行了宣传。可以说,那次宣传打的是“组合拳”,推出的是“连续剧”,对全省人民乃至全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和学习袁隆平院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前期筹备过程中,作为宣传活动的策划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了他。作为袁院士这位科技“明星”的粉丝,我为此感到特别自豪。

通过这次接触,我感到袁院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而且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他的精神价值中有两个最耀眼的闪光点:一个是永不言败的创新精神;另一个是魅力四射的道德风范。袁院士虽然名扬海内外,身价上千亿,但他仍保持着一种凡人心境、一种农民打扮、一种随和神态,确实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科学家,是一位可学、能学的先进典型。

在与袁院士的接触中,我不仅了解了他的许多感人事迹,还了解了他的许多睿智思想。从他的事迹和思想中,我悟出了许多哲理。

“父与子”的哲理。在袁院士看来,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杂交水稻“之父”,首先是因为他把自己当成了大地“之子”,当成了人民“之子”。在跟我交谈中,他非常真诚地说:我永远是大地和人民的儿子。他还说,尽管大家称我为“杂交水稻之父”,但成就杂交水稻,仅仅有“之父”是不够的,还有“之母”“之叔”“之兄”,这是集体的功劳。这就告诉我们: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热爱大地、热爱人民,只有对大地、对人民永怀赤子之心,大地和人民才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饥饿与富有”的哲理。在袁院士看来,他研究杂交水稻的初衷是战胜饥饿,让人们有饭吃。但战胜生理上的饥饿必须靠精神上的富有,如果精神空虚,是搞不出杂交水稻的,是填不饱肚子的,即使肚子填饱了,也会没有精气神。这就告诉我们:成就一番事业,要靠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深眷念,要靠对科学、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要靠对人格、对人品的不断升华。这就是精神的富有,是战胜任何“饥饿”的法宝。

“梦想与现实”的哲理。在袁院士看来,他多年的追求都源于一个梦,这就是“禾下乘凉梦”:梦见稻秆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帚一样长,自己在一片硕果金黄的稻田边惬意地乘凉。正因为有了这个梦想,他有了这一辈子不懈的追求,才能克服重重困难站在杂交水稻研究的“世界之巅”。这就告诉我们:成就一番事业,要有自己的梦想,而梦想通往现实的道路只能是实践和奋斗,袁院士之所以在研究杂交水稻中坚持上千次进行实验不停步,做到自然灾害压不垮、政治风浪冲不垮,靠的就是梦想的支撑。

“生命有限与创新无限”的哲理。在袁院士看来,生命是限的,但创新是无限的,自己尽管已到耄耋之年,但杂交水稻研究的创新没有止境,要像运动员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后又要向一个新的高度冲击。他还说:“书本上种不出小麦,电脑里种不出水稻。”这就告诉我们:成就一番事业,要永不停顿、永不满足地进行创新创造,创新创造不仅能改变世界,同时也能改变自己,使自己越活越年轻。

袁院士教给我们的这些哲理,看似平凡普通,实则博大精深。

在这个悲伤的五月,袁院士离我们而去。此时此刻,我们带着沉痛的心情缅怀他、追忆他的同时,应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学习袁院士的这些思想和精神,并将之广泛地宣传开来,让袁院士的这粒种子不仅能够改变现实世界,而且能够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巡视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