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

作者:辛声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12期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1日 11时26分47秒 编辑:陈家琦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所强调的,“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

“现在科技人员一旦做了些工作后,各方面额外工作多得不得了,要站台要发言,我深有体会”“科技人员要多点时间,专门从事科研工作,安心做科研,这个很关键”。在这次“科技三会”上,钟南山院士对科技人员忙于无谓活动的现象表示了担忧,也道出了保障科技人员充足时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研创新,物质保障很重要,而时间保障更重要。马克思说,时间就是能力等待发展的地盘。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推动科研创新迈上新台阶,需要发扬“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需要下“十年磨一剑”的工夫,没有时间保障是万万不行的。自古安心者方成大艺。要想攀登事业顶峰,需要科研人员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攻主业。有了时间保障,创新能力得到极大保护,科研人员才能不断激发灵感、开拓创新,一心一意勇闯创新“无人区”,解决重大原创的科学问题,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掌握更多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如果缺少时间保障,整天忙于“不打粮食”的事务性工作,就是对创新能力的极大伤害。可以说,科技创新竞争的战场上,没有时间就没有胜利。

科研创新领域,久久为功方有金石之功。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修炼和提升。科研创新是特殊的创新创造活动,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最怕时间被打断,最怕研究受干扰。事实证明,很多创新就是一场“寂寞的长跑”,有的创新项目一干就是十多年,甚至数十年,没有时间保障,是很难让创新幼苗开花结果的。林俊德,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在大漠奋斗52年;黄旭华,为了祖国的核潜艇,在大洋荒岛攻关30年……他们之所以创造出让国人扬眉吐气、挺直腰杆的“国之重器”,原因有很多,其中不可缺少的一条就是时间的保障。

为了保障科研人员的时间,1961年,党中央就曾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然而,这一优良传统在少数单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落实。譬如,有的单位名目繁多的检查考核、用处不大的会议培训、多头重复的整训整改、“稿来稿去”的材料报表等,浪费掉科研人员的大量时间。古人云:“人不明于急务,而从事于多务、他务、奇务者,穷困灾厄及之。”倘若时间都没有了,又到哪里去找创新能力、创新成果?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把大量时间留给科研人员,既符合科研规律,也是对创新的最大支持。事实证明,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绝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活动上。唯有如此,才能保护科研人员提高创新能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上,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大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上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