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赏析 | 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赵丛浩 来源:2022年第13期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1日 04时49分10秒 编辑:陈家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27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本期我们节选刊登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并刊发赏析文章,旨在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浸润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呈现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特点。因此,只有主动研究掌握中国文明历史,才能帮助我们辨明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从哪里来、如何形成、与其他文明有何殊异、积累了哪些警鉴后世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加明晰今天缘何如此,从而更加自信地在时代大潮的激荡奔流中迈向未来。但是,受制于过去挖掘力度不足、承载形式陈旧、传播手段单调、外来文化冲击等因素,一度还有不少人对中国文明历史存在淡漠化、碎片化、浅薄化的认识倾向。更严重的是,一些势力别有用心地利用这些问题,宣扬历史虚无主义,鼓吹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文明隔阂论,篡改历史真相,制造思想混乱,妄图扰乱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因此,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在全社会形成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在必行之举。

中华文明能够历经千年风雨屹立不倒,离不开不同历史时期先进中国人对中国文明历史的传承光大。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面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所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劫难,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肩负起复兴民族、承续文明的历史重任。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回答了如何对待中国历史、如何“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等重大问题。

一是要尊重并学习本民族历史。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一切具备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如果对本民族的历史缺乏一定的学习掌握,“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历史,就不能正确认识现实。现实的中国是由过去的中国历史地演化而来。如果推行“全盘西化”,割断历史、抛弃历史,对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就难以把握源与流的关系,对现实事物的变化发展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

二是要选取吸纳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精华。毛泽东同志认为,在学习研究中国以往的历史时,不能不加区别地全盘肯定、生吞活剥,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把其中的“珍贵品”慎重地挑选出来。他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就是说,中国历史文化中蕴藏着大量优秀成分,但它们不会自动浮现出来。因此,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分析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地予以吸纳。

三是要坚持古为今用,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条件。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他强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既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要将其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相结合,“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而“民族形式”“中国的特性”不是无本之木,均源自中国历史文化。当然,往后看不是颂古非今,而是更好地依托民族传统,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扎根中国大地,从而不断焕发新的勃勃生机。

中华文明跨越千年、薪火相传,把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连接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清醒勇毅的历史自觉、深沉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重视弘扬中华文明精神、激活中国文明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深刻论述了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独特意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比如,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2019年5月,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调研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党和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文明历史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我国不断探索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推动实现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组织“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制作《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节目,上线《全景故宫》《全景兵马俑》等一批数字全景展厅,推动文创产品引领“国潮”消费新时尚,等等。

虽然我们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恒久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相关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依然存在许多未知领域,历史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众多挑战,“千城一面”“千馆一面”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文明历史重要论述精神,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国文明历史相关重要课题。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要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要加强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要充分发挥文物和文化遗产的载体作用。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着力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对于滋养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持续深入学习研究中国文明历史,不断提升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厚重坚实的精神支撑。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