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作者:吴丽萍 来源:2023年第13期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7日 04时28分10秒 编辑:陈家琦


中华民族.png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命题,中央统战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树立“大家庭”理念,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大家庭”隐喻的是亲情和血浓于水的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家国同构的中华文化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树立“一家人”理念,铸牢“一家亲”意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心灵相通、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路径,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产业发展、民生建设、教育往来等各领域推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创新方式载体,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氛围。

培育“石榴籽”文化,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石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多室多子,颗颗相抱,寓意和象征着爱情、美好、团圆和幸福。“石榴籽”妙喻形象贴切,既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诠释,也是对新时代搞好民族团结的明确要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发挥新的测评指标“指挥棒”作用,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推进创建工作进机关、进乡镇、进村(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等。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

掌握“总钥匙”规律,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民族地区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于一体,在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民族地区市场经济起步晚,竞争能力较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相对突出。要继续加大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补齐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短板,健全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各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讲好“共同体”故事,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锡伯族万里戍边等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在看到《土尔扈特部东归》图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感慨:“土尔扈特部都去了100多年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要回到祖国,这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和向心力。”讲故事是拉近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最佳方式,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既要讲好历史故事,也要讲好当下故事;既要壮大讲故事队伍,又要拓宽受众面,让民族团结故事飞入千家万户,滋润各族人民心田。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