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遵循

作者:陈红旗 来源:2023年第15期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5日 11时17分56秒 编辑:陈家琦


陈红旗副本.png


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就要增强理论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坚持和运用好这些科学方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牢牢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的魂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我们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不动摇,锲而不舍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的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文化基础和前提。坚守党的理论创新的根脉,就要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自觉吸收、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料,就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际和时代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那些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具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准确把握理论创新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既各有定位、系统全面,又紧密关联、相互贯通;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和价值追求,又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创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既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深刻启示,又是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遵循。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价值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依靠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造福人民是我们党的永恒追求。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才能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力量源泉。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也表明,只有走自己的路,我们的事业才有前途和希望。只有坚持自信自立,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本质要求。守正是根基,要求我们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认识世界;创新是目标,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只有坚持守正才能不断创新,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强基固本。身处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做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在实践创新中推进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守正道而开新局。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根本任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才能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思想方法。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这七大能力,才能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才能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既能在战略上布好局,又能在关键处落好子。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视野格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世界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坚持胸怀天下,不断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才能更好肩负起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


自觉担负起理论创新的历史责任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当前,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前更加错综复杂,推进理论创新的任务更加繁重和紧迫。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增强理论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继续推进“两个结合”,掌握并做到“六个必须坚持”,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