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善用传统廉洁思想资源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作者:黄渊基 刘旸沛筠 来源:2023年第17期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2日 03时45分49秒 编辑:陈家琦


廉洁.png


五千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孕育出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廉洁文化起源于早期的虞夏商周,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化。深入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思想资源,从中汲取以民为本、崇德尚廉等精神养分,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对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新时代廉洁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夯实民本思想,增强以民为本的廉洁自觉。“民惟邦本”是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重要根源,源出《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夏后氏首领大禹告诫子孙,人民只能亲近,不可轻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国家才会安宁,这是古代“民本”思想的集中表述。随着民本思想逐渐丰富,历代圣贤不断完善,民本思想与官场贪廉联系起来,成为重要的政治准则之一。“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从民本思想出发,为官从政者对待权利需奉职守法、谨身勤业,对待百姓要敬民爱民,尊重人民的历史地位,为人民谋福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遵循本性道德,培植君子慎独的廉洁自律。为政之本重在廉洁,廉洁之本重在自律。儒家思想常提“慎独”二字,讲的就是修身养性之道。《礼记·中庸》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强调,人应该遵循本性和道德规则,保持对内心深处和微小细节的警惕,以达到修身养性、合乎道德的目的。东汉杨震赴任东莱太守途中,昌邑县令王密趁暮夜无人知时前去送礼,却遭杨震反问:“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礼物被一口回绝,王密羞愧而出。杨震一生“公廉,不受私谒”,他认为“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这种遗产最丰“厚”,此后,因清廉有德,杨震“四知”的故事流传为千古佳话。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应深刻挖掘传统文化中君子慎独的廉洁思想底蕴,引导党员干部自我约束,常怀律己之心,谨遵公序良俗,严守党纪国法,做到心中有底线,行为守规范。

常抓心性修炼,坚定崇德尚廉的廉洁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境由心生,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在心性修炼上下狠功夫。古代大儒王阳明以“阳明心学”闻名,其中“致良知”是王阳明廉政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正确地辨别善恶是非只要凭借良知本心便能做到。但当妄念贪欲侵扰良知本体,就需要“致良知”让人重建道德秩序。而要达到心学的“致良知”,必须“破心中之贼”。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党员干部违法乱纪之根源就是理想信念不坚定,因此更应修好“心学”,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在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中,不断夯实廉洁自信土壤,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弘扬崇德尚廉风气,让正气长存,邪气不侵。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省濂溪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基地秘书)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