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推动湖南文化产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作者:刘益灯 来源:2023年第1期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1日 10时16分34秒 编辑:陈家琦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强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决定指出,“推动更多‘湘’字号文化品牌和产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新征程新使命,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动文化产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打造文化产业开放发展新格局。

整合湖南文化产业资源和品牌,提升融入“一带一路”的竞争力。湖南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品牌、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品牌、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品牌、特色鲜明的湘味文化品牌以及争奇斗艳的文化旅游品牌等。品牌出效应,如湖南广电、出版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强化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推动湖南文化产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要重点突破、政企联动,多重推出烟花、湘绣、陶瓷、演艺等传统行业的新产品,突破动漫、游戏等文创产品的数量,全面提升湖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鼓励引导湖南文化企业加强内容创新,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主题文化艺术生产,让沿线受众易懂、爱听、爱看。鼓励湖南文化企业运用跨境电商、设立海外基地等模式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应对新冠疫情给文化生态和传播方式带来的影响,充分利用云技术等,让更多文化产品在“云”上“走出去”。

创新湖南文化产业对外服务平台体系,提升融入“一带一路”的支撑力。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协调机制建设,全面提速经贸合作,广泛开展人文交往,建立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加快推进湖南自贸试验区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湖南文化产业扬帆远航。依托服贸会、文博会、丝博会、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展会,宣传推介湖南文化产业,搭建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产业数字平台,将沿线国家贸易政策、文化市场需求、宗教信仰等方面信息一并纳入,为湖南文化产业融入“一带一路”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构建湖南涉外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提升融入“一带一路”的软实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依托湖南智库建设平台,建立完善以专业骨干、物流通关、营商人员和涉外法律工作者为主体的人才培训机制,为文化产业融入“一带一路”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开辟绿色通道,搭建国际人才交流平台,大力引进熟悉国际法、国际商贸规则的复合型人才。打造海外投资智库,吸纳海外投资企业家、涉外律师、经济学家、学者等专业人才,指导协助文化企业开展对外经贸活动。组织湖南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法规、政策、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引导省内高校培养翻译人才、海外营销策划人才、国际经贸和法律人才。注重发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湖南留学人员的作用,研究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强化人才奖励与保障制度,形成强大的国际项目团队。

完善湖南文化产业“走出去”配套政策,提升融入“一带一路”的保障力。“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共商、共建、共享。沿线各国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方式各异、文化传统不一,实现联动发展,首要在于政策沟通和法律保障。认真落实中央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制定完善湖南对外文化贸易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简化文化出口行政审批手续,创新文化无形资产质押担保制度,进一步完善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社会保障政策等。健全“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治理新机制,加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政策,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完善对外文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支持湖南文化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工作。

(作者系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