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新湘论点:从容,一种本该有的人生态度
——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是怎样“治愈”我们的

作者: 来源:“指点”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3日 09时17分59秒 编辑:张米

微信图片_20230213090309.jpg

湖南卫视近期播出的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已圆满收官。自开播以来,在全平台收获多榜热搜热议,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的高度评价,可以说是一部既有热度又有口碑的精品剧作,激发无数观众的心灵共鸣。放慢一点,从容地爱生活,是一种健康理性、回归本原的积极生活方式,也是向当下浮躁的、功利化的生活的宣战。

该剧将镜头聚焦云南乡间,在云苗村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徐徐讲述了小村里的三餐四季、百态人生,传递给观众温暖与力量。剧中主角许红豆是一个兢兢业业的职场人,她是北京高级酒店的前台经理,并且马上就要升职加薪。年过三十,没房没车没男朋友,只和连轴转的工作深度绑定。

“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当一个废人。”许红豆抱着这个想法,辞职离开北京,订下云苗村的民宿“有风小院”,开启了自己自然醒、敞开吃、扯闲篇、随处逛的“逃离计划”。

微信图片_20230213090313.jpg

当下,社会发展重心开始由物质需求向精神层面跃迁,除了就业困难、低收入高消费、房贷车贷、催婚催生等现实原因,工作生活不尽如人意,实现不了价值理想,因挫折而引发的焦虑抑郁,这些“情绪性隐疾”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更多青年对人生的再思考再认识,激发了他们“换一种活法”的想法和行动。

许红豆在北京的工作,是24小时待机状态。剧中许红豆提到过多次,她很能憋尿。憋尿对身体有诸多危害,更何况,许红豆还不敢喝水。既不喝水又憋尿,十年时间让许红豆很是疲累。忙碌了这么久,忽然找不到生活重心,人生仿佛失去支点,现实生活中的“打工人”们纷纷代入自己,感同身受,直呼生活不易,家人叹气。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波折有时,困难有时,不妨给自己一点时间,这正是身心修整的时期,也是自我反思的良机。学会从容应对,逐渐淡然自持,有思考、有收获,就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放慢一点,积蓄自我认同的力量

最简单的事情是效仿他人,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一些年轻人过分执着于现下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而忽视了自己内生的价值与优势。这真是当下许多焦虑的心理来源。

剧中谢之遥的阿爸与许红豆有过一次谈心,阿爸请求许红豆劝说阿遥去北京发展,不要回来接手村里这些“天坑”级别的事业。

许红豆对此却有不同的想法。大学毕业就在北京工作,跟大多数人一样,她想着攒钱买房买车在北京留下来,觉得这样就能得到社会、家庭的认同,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成功的。

“我从没有想过,活在世俗价值体系里的成功,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许红豆认为自己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是谢之遥不一样,他有坚定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他想带着云苗村走的更远,让更多人不必为了挣钱背井离乡,让离开的人回到家乡。”谢之遥自始至终坚定选择,让许红豆心生触动。

微信图片_20230213090316.png

云苗村风光旖旎,民风淳朴,人心简单,许红豆在慢下来的生活里,开始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尝试与自己内心诚恳交谈。她不再忽视当下的幸福,抓住每一次小的感动,认可自己的每一个决定,内心逐渐丰盈起来。世俗的成功仍然追求,可却没有了那种强求的意念,因为自我认同比“被认可”更重要。就像苏轼词里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的认同感带来了平静和力量,她变得敞亮又明媚。

年轻人应自洽,要理性地认识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在了解自己优劣势的基础上肯定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然后增强自我效能感,为自己设定现实可行的奋斗目标。远方不是救赎,自我认同、积蓄力量、主动发光才是正解。

放慢一点,拥有回归秩序的从容

回归秩序是一种按照系统规则恢复顺序的过程。一段时间的休养蓄力后,人终会回到生活的正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心态变了,外部环境带给自己的影响也就变了。带着从容看事处事,则张弛有度,坚忍不拔。

《去有风的地方》里许红豆选择去云南小住,是一种心灵自我治愈的方式。所以可以理解网络上提到的“精神离职”——如果人的躯体不能离开两点一线的生活,那么需要找到灵魂放空的机会。许红豆通过身游、心游,在一趟治愈之旅中寻找到了新的价值认同。她在小村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松弛感和烟火气,在现实与理想的落差里找到了平衡点。既然热情未被吞噬,心性没被磨掉,便能更淡定更从容地回归到生活事业的秩序中。

微信图片_20230213090319.jpg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其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惑和迷茫,每一代人都在不曾放弃自身的责任担当,都在与外界、与自己的斗争中风雨兼程、奋勇前行,而放慢一点,放低要求,减少欲望,主动退出追求社会系统中成功的快感,将衡量的标准设定为内心对自我状态的接纳,正是疏解焦虑的一种情绪宣泄途径。

岳麓书院讲堂中的一副楹联提到:“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无论过程难易,无论结果好坏,年轻人都要摆正心态,从容不迫,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动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环境和情绪等因素来提高自我修养与生活质量,更好地面对挑战和机会。

历尽千帆皆不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回归秩序需要时间、耐心和积淀。阴雨狂流不烦忧,晴日和风不强留。尽人事,听天命,热爱生活,从容面对,才是人生本该有的态度。

放慢一点,唤起重新出发的勇气

《去有风的地方》的另一位主角、云苗村男青年谢之遥,是从乡村走出的高材生,本在北京做投行工作,后来选择回乡创业、反哺家乡,他的回乡行为动机让许多意义和价值落地,也深深地打动了许红豆。

微信图片_20230213090321.jpg

如果说许红豆第一次踏足云南,是旅途,是放松,是逃离。那么她第二次踏进云南,就是勇气,是奋斗,是征途。

许红豆对待事业、生活各方面都是一个思虑周全且认知成熟的人。经过走访、考察、风险预测、专业人士咨询等一系列程序后,许红豆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盘下云苗村的民宿,自己创业!有志向有远见有行动,适逢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许红豆抓住机会,勇敢迈出了事业新的一步。

勇于改变、重新出发的年轻人是值得尊敬的。除了许红豆、谢之遥,剧中还有“村官”黄欣欣、“事业强人”谢晓春,甚至是村里做助农产品快递发件和线上客服的乡亲们,都在为了振兴家乡而学习新知识,改变自己、适应时代,努力让“幼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依”在家乡成为现实。

微信图片_20230213090324.png

放开视野,无论是“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道通罗马)的域外谚语,还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千古吟唱,都生动、深刻揭示了世界本原、人生本原。说到底,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都不妨给予足够的理解、尊重与包容。或许,某一天他们找到了新的方向,又会在新的赛道上重新站立起来,奔跑起来。选择创业也好,转变心态继续工作也好,重拾书本回归校园给人生换个方向也好,只要遵从内心不逾矩,都是值得点赞的。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重要讲话中的一句话,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该有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状态。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