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新时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实践

作者:丁工 来源:2023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2日 02时36分04秒 编辑:陈家琦


2022年12月7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外交行动,也是阿拉伯国家东向新潮流与中国西进大趋势相向而行、时空相遇的互动作用结果。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曾创造辉煌灿烂的古代历史和文明,近代以来也都曾面临着遭受西方国家殖民和外部势力欺凌的相似遭遇,以及依靠自身力量赢得民族解放和努力摸索、探求国家发展富强道路的相同经历。中阿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振兴的相似历史记忆和共同利益诉求,促使双方成为心意相通、坦诚相待的好朋友,互惠互利、并肩奋斗的好伙伴和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好兄弟。自2012年以来,新时代中阿关系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更是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双方友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中阿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往今来,人类从闭塞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尽管在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前,由于地理、交通等因素限制国际体系基本都是区域性的,但各国先辈仍有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等,超越疆域局限和人为藩篱的诸多壮举。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度的发展趋势,贸易、投资和金融相互融合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经济呈现出高度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特征,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每个国家都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地球村里一分子。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所说,“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向世界庄严宣告,“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这是中国首次郑重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同时也标志着打造“命运共同体”成为统筹国际国内各项事务,协调政治、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工作的枢机主轴。2017年1月,在日内瓦万国宫联合国分部,习近平主席参加“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国际倡议。此后,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双多边场合创造性地提出中巴、中缅、周边、亚太、中非、中拉、中阿,以及海洋、网络空间、核安全和卫生健康等,涵盖区域、国别和全球公域的命运共同体理念,从而使“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历史性倡议的内涵不断丰富、实践路径也日益清晰。

作为最大现实行为体的国家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元,国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利益、价值观的差异甚至冲突。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注重建立以弘扬伙伴精神、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问题,以“新型国际关系”为根本遵循和目标指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仅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解题思路和交出了中国答卷,也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功实践打开了可行道路、积累了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将“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在一起阐发和论证,是因为两者都认为各国交往应当“到位而不越位”“补位而不缺位”,都认为对外合作需要借力给力、互尊互助。这就意味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可以为实现中阿命运共同体凝聚起友好合作的更大共识,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自然也需要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实践基石。

事实上,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阿命运共同体正是建立在双方对“新型国际关系”内涵机理认同和接受的基础之上,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利益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的产物。其中,“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是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和前提保障,“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则是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根本要求和价值取向。自建交以来,当某些西方国家以人权、民族、宗教问题为借口粗暴干涉阿拉伯国家内政之时,中国非但没有“隔岸观火”“置之度外”,还秉承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仗义执言的原则立场,在双边和国际层面给予宝贵的支持和帮助。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国以“劝和促谈”为主旨精神、兼重事实与道义的公正做法,让饱尝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害的缅甸对中国充满敬意、深具好感。同时,在反对“港独”“台独”“藏独”和“疆独”分裂势力,在中国维护正当权益时,阿拉伯国家也给予中国坚定的支持。因此,中阿在民族解放斗争、经济全球化浪潮、国际风云变幻中对“新型国际关系”核心理念和主旨精神的认同,对于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具有先天优势和良好条件。总之,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必然要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准则,继续沿着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定前行;要以“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指针,携手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实现新升级、完成新进阶。


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以发展为导向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保障。只有发展才能保障各国人民的基本权利,满足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难题,追根溯源都与发展鸿沟、发展赤字有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践行以发展为导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验浓缩和高度概括。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考虑的远不是中国单个国家的发展利益问题,而是着眼于既为自身建设添砖加瓦,又为别国发展雪中送炭的合作精神和共赢取向;既要从世界的共同发展中汲取养分,又要为世界的繁荣和稳定肩负使命、担当责任。中国一直主张将自身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同世界各国共享,欢迎和支持世界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机遇的“顺风车”,真正把中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国始终秉承和谐共生的理念并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心胸,愿与世界各国共享带领民众脱贫致富的经验做法和发展机遇,愿同任何团体探寻实现国家崛起背后的施政逻辑和公共价值,愿向其他国家提供克服经济困局、实现繁荣昌盛的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

不难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新发展理念”在目标上高度契合、实践中相辅相成、内容上有机统一,为集中解决国内问题和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思想行动指南,也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正确方向。因此,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不仅适应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能够促进全球的对话与国际合作。阿拉伯国家是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伙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已初步建成互为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事实上,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阿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提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并规划了前进路径,宣布中方将同阿方一道推进“八大共同行动”,就是围绕构建互为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为前提对新时代中阿关系做出的顶层设计,也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未来中阿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路线指引,重点从贸易、投资、能源、金融等领域着手,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进程,实现全球治理朝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目标。同时,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顺应双方共同意愿和需要,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各国人民共同期待,故而不仅得到中阿各方领导人的积极支持和热烈响应,还能对其他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产生示范效应,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广泛的国际力量,已经成为引领中阿关系发展的目标和旗帜。


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中阿打造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扩大开放的标志性举措,既是进一步促进中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方式渠道,也是帮助沿线及相关国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增长效益的功能载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建设在遵照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基础上,积极推动和扎实促进与沿线各国发展规划、制度标准的相融对接,将牵引带动沿线国和相关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目标导向,力图使之成为推进国际社会共商发展、同谋合作的平台场所。通过倡导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和深化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顶层设计,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一项充满东方智慧、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系统方案,更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

阿拉伯国家地处“一带一路”交汇地带,是历史上丝路文明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作为亚洲两大异质文明的载体,依托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两条大动脉,通过贸易上的相互弥补,器物文明层面的彼此借鉴,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融通,发掘和吸纳有益养分,满足各自所需,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中阿同是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发展中国家,又都进入各自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共建“一带一路”无疑给双方合作找到了新的契合点和对接点。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立即得到阿拉伯国家的积极响应,多个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和阿盟负责人也积极参与中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截至目前中国已同20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方还就努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各阿拉伯国家发展愿景的对接达成共识。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阿双方加强战略协调和行动对接,在经贸投资、教育、农业、医保、人文、金融服务和生物医药等各领域交流持续深入,为双方合作和发展提供广阔机遇,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得到深化。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建设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新技术业态与传统制造业加快融合,对促进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深化经贸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显著增强阿拉伯国家的自主和永续发展能力。也正是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有利因素,成功促成中埃通信及信息技术企业间建立伙伴关系等一系列标杆性合作项目,从而极大地提升了阿拉伯国家高端装备生产制造向研发转化的效率和水平。因此,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东之旅,引领了中阿、中海和中沙关系迈进全面深化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了中阿关系历史的新篇章,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未来,中阿将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真正为地区和平与发展提供新动力、注入正能量,合力把中东由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变成国际合作的大舞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