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变局:中国与世界(一)

作者:陈晋 来源:2023年第22期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0日 05时28分20秒 编辑:陈家琦


问答副本.png


问答中国26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在押韵。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我说中国许多人对取代美国没有那么大的兴趣,结果会上的人都笑了,说谁能相信呢?我只好反问:“难道国际社会真的希望中国成为美国吗?世界需要再出现一个美国吗?”这回大家又笑了。

美国代表有点不快,说:“美国怎么啦,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傅莹(中国外交官)


百年变局:未来已来?

问:中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自身,似乎也改变了它和世界的关系,给世界带来一些烦恼。

答:我曾在美国报刊上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萨拉·邦焦尔尼的美国记者,在2004年的圣诞节忽然发现家里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有25件。这让他很困惑。于是,她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谁承想,没有中国产品的这一年是糟糕的一年,全家人都盼着早点结束。到2006年1月1日,萨拉一家终于结束了实验,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这个故事你们可能很喜欢,因为主人公面对中国的烦恼,最终还是退却了。

这是很有趣的“实验”,但它只说明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也确实在发生变化,但这不是人们生出烦恼的根本原因。

其实,当今世界面貌的改变,不比中国面貌的改变小。世界的变化,让一向紧跟时代潮流的中国,也开始感到陌生。“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办?”成为中国人经常谈到的话题。

世界怎么了?答案是世界发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做出的一个重要判断。

问:对世界作出这个百年变局的判断,有什么依据?

答:19世纪70年代,一位叫李鸿章的朝廷大臣几次告诫中国人,说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判断,指当时中国遭受空前冲击,国家地位发生根本改变;也指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占据了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

从此,中国人对国际局势的变化,一直都很敏感。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格局出现新的变化。变化到今天,中国作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判断。

不光是中国作出新判断,一些国际政要,也清楚地表达过类似看法。

法国总统马克龙2019年在其外交使节会议上,明确提出:“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但目前世界面临的“是一次国际秩序的转型,一次地缘政治的整合,更是一次战略重组。”“是的,我必须承认,西方霸权或许已近终结。”

问:眼前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什么特点?

答:百年变局的实质,是国际力量出现深刻调整。

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当中,呈现出群体性发展势头,促使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西强东弱”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但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的绝对优势,逐步变为相对优势。西方“七国集团”虽然继续发挥作用,但“二十国集团”的分量越来越重。

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开始从欧美转移到亚洲,并外溢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甚至说:“21世纪的大部分历史都将由亚洲书写”;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前主任萨默斯判断:“亚洲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将成为此后300年史书中占主导地位的故事”。

百年变局的灵魂,是世界政治多极化和文化价值观多元化,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东西方冷战时期,中间确实有道铁幕,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把两个世界隔开。现在的情况是,原属东方阵营的各个国家,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而西方世界也未必是一个整体了。基辛格有句名言:我要给欧洲打个电话,却不知道打给谁?英国退出欧盟,和欧洲大陆渐行渐远;欧洲与美国的关系,似乎也零乱起来。一些西方国家内部,民粹主义兴起,社会分裂和族群对立的旋涡越来越大。

盛行几百年的“西方中心论”,受到挑战。法国总统马克龙感慨,新兴国家“不再迷信西方的政治,而是开始追寻自己的‘国家文化’。这和民主不民主无关。”“当你的价值观无法再对新兴国家输出时,那就是你衰落的开始。我认为目前这些新兴国家的政治想象力,是高于我们的。政治想象力很重要,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内涵,能够引出更多的政治灵感。”

百年变局的“风向标”,是大国关系的变化。

百年变局的不确定性,像幽灵一样在全球徘徊。如果说块头小一些的国家还能够比较灵活地作出选择,那么,大国却很难做到随波逐流,容易成为各种利益和矛盾叠加的焦点,由此导致世界上大国关系纠结变化。

俄罗斯总统普京,2020年10月22日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会议视频交流中说:“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但俄罗斯还在。就经济体量实力和政治影响力而言,中国正积极朝着超级大国的地位迈进,德国也在朝着同一方向前进,德国已成为国际合作中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同时,英国和法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发生了明显变化。某种程度上绝对主导着国际政治的美国,再也不能声称自己与众不同了。美国真的需要这种例外主义吗?像巴西、南非和其他一些类似强国也已经变得更有影响力了。”

马克龙也说:“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和俄罗斯在不同的领导方式下,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印度也在快速崛起为经济大国,同时它也在成为政治大国。”

百年变局的重要驱动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重塑世界。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和国家间竞争形态开始变化。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更小,成为“地球村”;芯片革命让世界变得更快,人们动动手指头就能完成许多复杂的工序;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让世界变得更智慧,人们觉得这可能是一种“人类学”的变化,由此引发“自己还将是不是自己”的哲学疑问。

问:这个百年变局,给世界发展带来哪些明显的消极影响?

答:当今世界,有四个方面的明显“赤字”,即“信任赤字”“治理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

所谓赤字,就是人类共同的正面需求和正常秩序遭遇到挑战,应有水平出现了“亏欠”。比如,国家关系上信任缺失;和平被冲突的阴霾覆盖;全球治理不适应百年变局的需要,亟待调整和完善。

从“发展赤字”看,世界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却遭遇贫富差距拉大的危险。2020年1月,全球发展与救援组织联盟“乐施会”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1%顶级富豪拥有69亿人财富总和的两倍。即使有人从建造埃及金字塔开始,每天存1万美元,到现在积累的财富,仍比世界上最富的5个人少80%。

消化各种“赤字”的变革进程,充满不确定性。一些国家的选择,出现有趣的变化:曾经相对封闭的国家,现在倡导开放融合;曾经主张自由贸易的国家,现在大搞贸易保护主义;曾经热衷全球治理的国家,现在强调自己优先;曾经致力于多边主义的国家,现在大搞单边至上。

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利亚斯·卡内蒂说的:“旧的答案分崩离析,新的答案还没有着落。”

问:百年变局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难道他们又要回到冷战时期,成为与西方对峙的一方?

答:确实有人至今还保持着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冷战的思维。百年变局中,最有动力和意愿并且有实力重新演绎老旧棋局的,是美苏两大阵营冷战结束时的赢家。

冷战思维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没有市场。他们在历史上曾是被西方“发现”进而被动塑造自身的国家,但多数并没有得偿其愿,他们没有实力和意愿去搞任何形式的“冷战”,他们并不迷恋和一味追求自己的“声量”增加,更不想“唱衰西方”。

在二十国集团(G20)架构下,中国倡议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决策地位;金砖国家主张国际体系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追求更包容、均衡、公正与可持续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些是合理的要求,也是百年变局的应有之义。而且,所有国家都明白,这是个长远的历史进程。

不走零和博弈的老路,走互利共赢的新路,这是百年变局往何处“变”的原则和方向。

问:百年变局中,难道就没有不变的东西?

答:大变局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变,都会变。西强东弱的经济政治格局目前没有变,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变,民族国家的基础性地位不会变。

在变局中尽管出现“逆经济全球化”现象,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也不会变。拿产业分工来说,30年前,全球贸易中,制成品贸易占比超过了70%,而今天制成品贸易只占到总贸易的不足30%。现在不是谁生产汽车,谁生产飞机,谁生产电脑、谁生产手机、谁生产鞋帽袜子的问题,而是谁生产轮胎,谁生产发动机,谁生产玻璃,谁生产电子仪表,谁生产电脑芯片、谁生产布料的问题。

世界的现代化潮流,已经进入如果没有产业分工和产业协作,就难以运转的时代。

“变”局不是“定”局。“变”中如何“定”,往何处“定”?还有不确定性。就是说,百年变局,预示着“未来已来”,只不过,人们现在还不完全确定将来的样子。

中国与百年变局

问:你说百年变局的主要标志,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力量。你觉得它们的发展,和历史上西方的崛起过程有什么不同?

答:这些国家的发展,是在西方主导的既有体系中实现的。他们适应和把握住了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依靠自身的积累、勤奋与学习,从参与低层级的国际分工开始追赶。在追赶过程中,这些国家没有依靠战争扩张和殖民掠夺,更不可能依靠对资金、技术与市场的垄断。

问:中国的发展也是这样吗?

答:当然。中国把握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将自己融入世界。从产业链的低端做起,甚至不惜以生产8亿双球鞋的出口所得,来购买一架美国的波音飞机。2001年加入WTO,中国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更加紧密相联。中国从国际贸易体系内一个轻量级的成员,快速跃升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

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是靠独立自主、改革开放、互利共赢,让自身发展起来的。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