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人权新声·为子孙后代留一片碧海蓝天

作者:蒋建国 来源:2023年第22期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3日 04时51分30秒 编辑:陈家琦


人权.png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海洋文明的大国,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生态多样,海洋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全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令人震惊的是,今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强烈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此举严重危害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侵害周边国家合法权益,使人类的环境权保障遭遇空前危机。绿色和平组织高级核专家肖恩·伯尼指出,这是一种侵犯福岛、其他邻近县以及亚太地区人民人权的暴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报告员在人权理事会第54届会议中疾呼,即使是低辐射量的核污染水,大量排海后仍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为解决全球海洋生态问题,推进环境保护和人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落实这一要求,当前应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

坚持永续发展,打造和谐共生之海。海洋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世界各国应树立海洋环境容量有限、海洋资源有限的理念,把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遵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书,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污水排海、工业捕捞、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等破坏海洋生态安全的行为,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避免酿成全球海洋“公地悲剧”。要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有效降低发展的环境资源代价,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设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持团结协作,打造互利共赢之海。海洋是人类资源的宝库,是全世界共同拥有的财富。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海洋合作,是推进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各国应当尊重彼此国情差异和合理的海洋利益诉求,坚持共商共治、开放共享,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实现共赢。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在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环保、海洋管理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开展包容务实的合作,共同享有海洋资源,共同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努力消除全球海洋治理赤字,实现联合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

坚持权责共担,打造命运与共之海。蔚蓝的海洋孕育了开放、多元、包容、共享的蓝色文化,促进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是每个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关键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共担机制,打造责任共同体,共同增进全人类海洋福祉。世界各国应坚持权责共担,不搞以邻为壑,让海洋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繁荣全球经济、助推人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让我们携起手来,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均衡的海洋治理体系,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和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开启全球人权事业发展新篇章。

(作者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