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作者:邓子纲 来源:2024年第1期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0日 11时29分30秒 编辑:陈家琦


邓子纲副本.png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按下“加速键”。湖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强调要着力增强建设“4×4”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产业培塑行动,滚动实施“十大产业项目”,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承载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举措,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凸显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当前,全省上下扎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打造“三个高地”的殷殷嘱托,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核心位置,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统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要求湖南未来突出抓好现代产业建设,走现代产业、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协同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构建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湖南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前列,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产业技术升级存在“卡点”,创新面临发展瓶颈。2022年,湖南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全国平均占比低1.6个百分点,在高端芯片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及工业软件等“五基”、工业母机等“五个环节”存在明显短板。二是研发投入存在“痛点”,技术攻坚缺乏经济支持。2022年湖南R&D经费投入约为广东的1/4,江苏的1/3,排中部六省第二,但增速与安徽比相差较大。三是科技转化存在“堵点”,成果转化效率不高。2022年,湖南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低于江西、湖北、江苏。29所省属公办本科院校仅有10所建有资产管理公司,企业孵化器数量仅排全国第17位,国家大学科技园仅3家。


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高新”动能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先进制造业主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注入“高新”动力。

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附加值。一是从科技创新中挖掘“火种”。着力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关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颠覆性技术,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和中试平台,推动在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达40%以上,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增长15%以上。二是从延链补链强链中挖掘“火种”。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工艺现代化、产品高端化,孵化裂变新兴产业,实现扩能提质升级。推动石化产业等重点产业向下游延伸,重点发展高端合成材料等,推动石化行业上规模上水平。三是从细分领域中挖掘“火种”。把握高端化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培育“当家”明星产品,大力开拓细分行业。完善二手设备流通机制,建立二手设备平台,规范整机租赁市场。

坚持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提质增效。一是当好“指挥员”,促进产业各方面融合贯通。支持三一、比亚迪、华为等在湘龙头企业深耕主业、做大存量,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配套企业落地。抓好硅钢全产业链发展,引进广州中天电机、广东中创电机等制造业企业,形成上下游生产闭环,实现产值倍增。抓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服务衍生制造等新业态,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二是当好“调度员”,握紧数字化绿色化两把“金钥匙”。推动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赋能产业成长,提高湖南制造的“含智量”“含金量”。依托湖南建投集团、三一筑工集团绿色智能建造先发优势,选择模数化、标准化程度高的建筑类别实施分类推进。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生产制造绿色化、资源利用绿色化。三是当好“培育员”,做实做透现代企业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梯度培育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三类主体”,推动链群规模能级跃升,稳步提升要素吸附力、市场竞争力。

破除体制机制积弊,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保障能力。一是当好五好园区改革的“引导员”。强化导向,提升园区的经济贡献度、产业集聚度,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样板区”“引领区”。二是建立高位推动工作机制的“强引擎”。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各负其责、通力协作。三是打造产业开拓发展的“活水源”。完善产业集群培育机制,对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采取“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等宽容型行政,对专利成果转化等采取鼓励型行政,对质量、安全等采取严格型行政,加快淘汰制造业落后产能。

强化产业“当家”理念,进一步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是推进各种要素优先向产业倾斜。通过探索建立微电网、运用“两峰两谷”电价机制鼓励企业储能、合理调整输配电价等措施降低用电成本。紧扣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省级引导基金集中投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主战场,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国有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合力打造主题基金、功能基金、天使基金融合发展的基金丛林,建立一套完整的新兴产业投融资解决方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二是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当家”品牌。视质量为生命、把品牌当灵魂,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湖南品牌建设工程,发挥好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链主企业主导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引导骨干企业争创国家级品牌,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推出“叫得响、立得住”的产品。三是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全省工作重心。进一步出台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三年行动方案,全力营造全社会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鼓励现代化产业企业在湘投资兴业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所所长、研究员,湖南省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中心特约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