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十八洞村十年巨变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作者:曾文 谭秀华 来源:2024年第3期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14日 02时52分56秒 编辑:陈家琦

曾文.png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十八洞村并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已有十年。十年来,十八洞村实现了精神风貌、生活状态、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巨变,书写了精准扶贫首倡地的首倡之为,为乡村振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

思想扶志是前提,乡村振兴必须加强思想武装。“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想的贫困。”十年来,十八洞村加大思想扶志力度,探索出“村民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模式和农民大学生培养工程,增强了村民致富信心。十八洞村实践启示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起来的乡村党员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因地制宜,取得实效。要开展群众性理论宣读。开设“院坝小讲堂”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讲方式,在村民家门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村民更好地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

党建引领是关键,乡村振兴必须增强内生动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十年来,十八洞村严抓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全面激活基层党建内生动力。十八洞村实践启示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发挥“主心骨”作用。农村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必须选优配强,培养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要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发挥“稳定器”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能走向“虚浮化、部门化、狭隘化”,必须增强服务意识,统筹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效率,夯实群众基础,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更加扎实稳妥。

产业发展是根本,乡村振兴必须培育“造血能力”。村民要致富,产业是根本。十年来,十八洞村加强了水、电、通讯、银行、邮局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产业发展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形成苗绣加工、劳务经济、电商销售、乡村旅游、种植业、养殖业六大产业,实现了产业扶贫致富的目标。十八洞村实践启示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乡村产业振兴要做到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推动形成特色种养、加工、贸易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稳定的就业环境。要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农村产业新业态。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强造血能力、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健康养老、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百花齐放。

(作者分别系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