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依托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开放能级

作者:田 利 来源:2024年第1期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9日 10时02分53秒 编辑:陈家琦


田副本.png


2023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强调:“要深度对接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建好用好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自贸试验区等国家级平台,不断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建好用好自贸试验区,制度建设是关键。要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探索建设自贸区联动区,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要求,努力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引领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锚定功能定位,打造特色鲜明的开放体系。自贸试验区是继经济特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之后的新一代改革开放载体。《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关于“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内容,明确了湖南自贸试验区“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的特色战略定位。制度创新要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区域发展相结合,开展首创性、差异性的探索。一是将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打造“世界工程机械之都”为目标,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政策链推出多项创新举措,通过制度创新赋能工程机械发展。二是建设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新框架。作为唯一具有对非合作战略定位的自贸片区,要持续整合政、研、商多方资源,搭建“一体式”服务平台,供给“全流程”服务,促进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平台“线下展示+线上交易”双向互动,打通中非非资源型产品全产业链,创新对非经贸合作金融平台和产品等。三是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战略。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开展制度创新,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聚焦关键领域,增强对外开放竞争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要在“人、货、场”关系变动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对外开放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一是创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围绕先进制造业和重点产业开展产业链集成创新,加快推进深加工结转退税、对非本币结算贸易、标准化产业服务等更多原创性的改革探索。重点瞄准外贸、外资领域的头部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及对非经贸合作重点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形成“产业集聚—诉求集中—制度创新”的良性循环。二是加强数字化赋能。不断推动存量企业扩能升级,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发展,重点推动工业互联网在装备、机械、汽车等领域的融合创新;着力搭建数字桥梁,建立5G视频和电子竞技产业基地等,不断丰富商业业态,促进多元业态融合;进一步扩大跨境支付、存储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相关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审批试点,推动开展跨境电商直播业务,争取国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先试政策。三是全力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大型计算机、现代种业等重点行业,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体制,充分发挥产学研作用,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抢占价值链高端。

深化标准对接,有效整合及扩大开放平台。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落实这一要求,要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努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甚至超越国际规则规制的“引领型”制度体系。一是验证并推广“原创性”的标准,加强自贸试验区联动建设。及时总结各个领域试得好、看得准、风险可控的创新成果,在不同自贸试验区之间形成对比、互补试验,通过试验的多样性验证制度创新措施与复制推广的可行性,以点带面,推动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创新,搭建广阔的自贸试验联动区。二是打通对接通道体系,促进开放平台互融互通。注重国家级工业园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不同类型开放地区间的标准互认,积极参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扩大开放政策的叠加效应。三是主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链接国际开放大市场。深入对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DEPA(数字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接竞争政策,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对接投资规则,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探索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建立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入境信息内容分类审查、促进数字产业开放发展等制度。

强化政策联动,提升对外开放吸引力。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要在政策衔接配套、政策优势吸引方面形成系统集成合力,提升制度创新效能。一是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急难痛”点,让自贸试验区成为市场主体向往和集聚的高地。围绕市场主体关注度高、需求强烈的事项深入研究,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聚集方面,进行更多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探索。二是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与一站式服务体系,让自贸试验区成为吸纳各类优秀人才的高地。配套优化人才、科研、产业、教育等项目,构建全方位政策体系,建成人才自由流动、外企落户友好型目的地。三是统筹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等任务,让自贸试验区成为吸引外资的新高地。要进一步探索自贸区“总部经济”发展方向,通过联动的政策发力实现“招大引强”,依靠总部的选址落户及业务开展为本区域带来众多外溢效应;拓展“湘商回归”工程及“湘商”名片建设内涵,进一步吸引外贸外资。

优化工作机制,增强对外开放合力。首先,强化党建引领机制。积极推进高度开放环境下的党建创新,创建自贸试验区党建联盟,探索构建开放型党建新格局,不断拓展“党建聚合力”工程的广度和深度,打造自贸试验区“党建引擎”。其次,健全科学监测和督促考评机制。不断完善自贸试验区统计监测制度,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电子围网,形成科学、全面、高效、便捷、精准的信息收集、报送、分析、发布和共享机制。建立以改革创新和发展绩效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再次,健全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进一步为自贸试验区开展制度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优良环境。最后,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强化重大风险识别和系统性风险防范,加强对新兴领域、交叉业务的监测监管,不断提升保障产业安全的风险防控能力。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