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漫步新街看老城

作者:谭谈 来源:2024年第4期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18日 11时19分05秒 编辑:陈家琦

谭谈副本.png


一连两天,在暖暖的冬阳下,我们奔走在湘潭雨湖区,看小区,看学校,看企业。一幢幢雄伟气派的厂房,一座座耸入蓝天的大厦新楼,一个个亮丽洁净的市民公园,如一本色彩缤纷的画册,一页一页地在我们面前翻过。每一处,每一地,都生发出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息,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雨湖,本是古城湘潭的老街区,是古城里的古城。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片“新”,街是新的,楼是新的,小区是新的,商铺是新的,学校是新的……满目皆新!

然而,真正让我们的心灵感到震撼的,是那一处一处深藏在一片“新楼宇”中的“老物件”。

河边。我们朝着一栋巍峨的新楼走去。此楼重新耸立才十来年。应该说,是新楼。然而,它却是披着“老”的光环站立在此的。人们感受到的,是它的“老”。最早,它修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是当年的湘潭县令包鸿逵和朝廷国子监司业贬官在家的李腾芳联手建造,李腾芳为其撰写了《万楼记》。万者,取数之大也。400多年风雨烟尘,或战祸,或火灾,多次毁坏。先后重修了6次,可谓屡毁屡建。其间,改名为“文昌阁”。最近一次,是2009年动工,2013年竣工。楼高63.48米,被誉为“潇湘第一楼”,是目前整个湘江边最高的仿古建筑楼群。

沿着江边,我们一步一步朝高处走去。来到楼前,数十级石梯,铺展在面前,那座挺拔、威风的万楼,就高高地立在这石梯之上。

我们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爬,仿佛行进在一条历史的通道上,朝着400多年前走去,去拜会明代名士包鸿逵、李腾芳。

时代的车轮驶进了当下,登楼的方式自然是与时俱进了。登上电梯,不一会,就上到了数十米高的7楼。站在这里,放眼看去,远远近近的高楼大厦,弯曲前来的壮阔湘江,一览无余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浩浩荡荡的湘江水,在楼下流淌,滚滚北去。此时此刻,我仿佛感觉整个三湘四水都在我的环抱之中。

如今,万楼,是古城湘潭的一处标志性建筑。这里的每一个楼层里,都有这样那样的主题展览。有的,展现古城的最新成就;有的,展示古城文艺家的最新成果……这楼,一面是古城的今天,一面是古城的历史。

名城,有名楼。乱世毁楼,而盛世修楼!

湘潭万楼,重建在中华民族崛起、复兴的新世纪。

登过万楼,沿江边走进了一条街道。这是一条新生的古街,名叫窑湾。这条古街,当年是湘潭城里烟火气最浓的地方,是湘潭最繁华的江边老街。餐馆、伙铺、当铺、杂货店,一个一个的码头,排列在街铺下面的河边。河面,满眼全是帆船、木排,码头的石级上,上上下下商人和船老大的脚步声,嘈杂喧闹的吆喝声,似乎还隐隐地从历史的通道里传来。

时令已是冬天,河边街旁站立的一株株垂柳、红枫,枝叶已被霜风染黄浸红,呈现出一派成熟的美感。修复的街道,虽然也有当铺,也有杂货店,也有伙铺,那些店铺上,也悬挂着当年的名号招牌,但那个时代的风情是无法回来了。然而,它却带着当今时代的鲜明印记,出现在人们眼前。它角色变换了,成了古城里一个别具特色的旅游风景区,成了一处旅游打卡地。在这里,游者有一种走进古城历史深处,与先人交流、与祖宗相会的感觉。

在汽车、火车还没有出世,水运一统天下的年代,湖南人有金湘潭、银益阳的讲法,来形容紧靠湘江、资江的湘潭、益阳这两座城市的繁荣景象。后来,有了公路和铁路,水路不再是世间交通运输唯一的重要角色。于是,湖南人嘴里又有了新的一句话,说株洲、怀化是火车拖来的城市。可见,交通对一个地方、一座城池兴衰何其重要!

我们在窑湾漫步,品味城的历史,欣赏城的新貌,感慨良多!

古城里,处处有过往留下的珍宝,古城人格外珍惜这些老祖宗留给自己的财富。对那些因战祸、因天灾等不可抗拒的外力而毁坏的老物件,他们尽力修复,如万楼,如窑湾老街,就在盛世里重建了,复原了,新生了!

而一些老屋、古庙,在古城人的悉心保护下,经历几百年风雨,仍完好无损地屹立在古城里。在湖南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就有一座建于唐代的文庙。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儒家文化的缔造者孔夫子的地方,许多地方也是举办教育的学校,是我国教育的源头。湖南科大从领导到师生,都十分珍爱它,千年风雨侵蚀,它仍然如此完好无损,引起我们参观者无限的感叹!

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新街区修建起来了。一些古建筑,历史遗存,就隐藏在一片新楼宇里。我们在一个高档的新街区里,看到两幢矮矮的小楼。主人告诉我们,那栋小方楼,是民国时期的湘潭县衙。而相隔不远的另一栋两层的苏式建筑,则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建起的中共湘潭县委常委办公楼。我们爬上楼去,看到有当年华国锋、胡耀邦等人办公和居住的房子。他们的卧室里,是极其普通的木架子床;办公室里,是小小的木桌子。只有楼最里头那间半月形的会议室,感觉到在当时可能是新潮的,它墙上都安装有布满小孔的隔音板。

在这栋小楼的楼道、会议室、卧室里,我们似乎听到了他们当年的脚步声,似乎看到了他们当年忙碌的身影。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今天从外部看来,它是一栋普通的矮砖楼,细细品味,它却是承载着这个地域一段历史的雕塑!

漫步雨湖,在新街里看古城,我们强烈感到是行走在一条历史的通道里,看到了湘潭这座老城从唐代、明代,到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之初走过来的痕迹……

珍爱历史的雨湖,也必然被历史所珍爱!

上一篇 老屋记忆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