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让雷锋精神更加根深叶茂
——团山湖村创新传承雷锋精神的生动实践

作者:张婷婷 来源:2024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5日 03时26分17秒 编辑:陈家琦

团山湖副本.png


日前,湖南省委宣传部发布了第四批湖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其中,长沙市望城区乌山街道团山湖村被评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团山湖村是雷锋同志参加基层工作的第一站。近年来,团山湖村以雷锋精神培育良好家风、村风、社风、民风,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将雷锋精神融入基层党建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团山湖村村两委班子是一支政治过硬、能挑重担、敢打硬仗的队伍。党总支书记程府迎,2011年4月被选拔到村委会,当时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猪专业户。在党组织的感召下,他毅然放弃了这份蒸蒸日上的事业,全力以赴带领乡亲建设家乡。村支两委成员卢洁是一名外来媳妇,高鹏博是90后退伍军人,望城区委组织部和中石化的干部到村上担任第一书记,提升了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村党组织“主心骨”挺起来了,战斗力凝聚力增强了,村民们发展的信心也坚定起来了。

村里的一批老干部、老党员是团山湖村的“村魂”。雷锋的老同事李湘枚,新式农民罗志爱,担任了团山湖村35年支书的文前佑,团山湖的第一个赤脚医生何正强……以这些身边的老党员为榜样,团山湖村的党员们将雷锋精神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

团山湖村把“学雷锋”作为这里的“精神坐标”,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抗疫期间,党员冲锋在前;建设美丽屋场,党员带头捐资捐物;环境整治,党员主动承包公共地区的卫生打扫;弘扬新风尚,党员带头移风易俗等等。每年,村里都按区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雷锋爱心基金协会每年奖励考上本科的大学生;开展爱心微心愿党日活动,关爱村里留守儿童。

党建引领点亮乡村治理之路,涵养了文明乡风。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邻里帮衬越来越多,团山湖村也越来越和谐。


用雷锋精神打造“水美湘村”

近年来,团山湖村不断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

团山湖虽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是这里推进环境治理的脚步从未停歇。2020年,兴建“美丽屋场”的春风吹来,村支两委铆足了劲,要让团山湖换新颜。资金不足,党员队长带头捐款捐工捐物。拆迁有难度,党员队长带头拆除有碍观瞻的围墙和杂屋。一时间,村民建设热情高涨,主动拆除杂屋,转换菜地,迁移坟墓,甚至有村民加入砌墙、护坡工作队伍中。经过8个月热火朝天的建设,团山湖村焕然一新。

团山湖村的母亲河——老八曲河,前些年由于围湖养鱼,加上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河水发黑发臭,村里环境一度堪忧。

正当村民为此发愁的时候,一场围绕水生态治理的计划正在酝酿。2021年,村里实行“水美湘村”项目,决心彻底整治老八曲河。

治理老八曲河可谓困难重重。别的不说,单那几米深的淤泥如何清理处置就让人头痛。面对困难,村支两委没有退缩。团山湖村成立“水美湘村”示范创建临时党支部,村班子成员走村串户,与村民交心,号召大家群策群力。

雷锋的精神力量再次在团山湖村迸发。村民李祥专门负责三格化粪池安装;青年组组长罗红波,带着大家清理淤泥和杂草,走村串户做动员;卫星组组长卞树林,带头拆除了自家位于施工区的杂屋;村民们为“水美湘村”建设踊跃捐工捐地捐款。村里建设化粪池、隔油池、沤肥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式处理,采取小型人工湿地池内沉淀过滤,实现达标排放。同时,通过构建“水下森林”打造生态平衡系统,对村内水体进行综合生态整治。

老八曲河的水系联通后,要去对岸劳作需绕道很远,那能不能修一座桥呢?李湘枚和村上几个老人一交流,大家的想法一拍即合,都愿意捐钱集资修桥,并给这座桥起名为“百公桥”。

现在,老八曲河道畅通无阻,清波荡漾。两岸格桑花开得正艳,鱼儿在水中自由摆尾。到了夜晚,两岸霓虹闪烁,麻石砌成的“百公桥”横跨河道,桥身和倒影在清澈的水中荡漾。如画的团山湖村成为众多游客的“诗与远方”。


雷锋精神从未离开

雷锋离开的半个多世纪里,他的精神却从未从这片土地上离开,而是深深扎根于此,更加枝繁叶茂。

在雷锋故乡寻找“雷锋”,似乎不是一件难事。村里请来专家结合本村实际精心设计,广场、墙头、护栏等建筑设施中,把雷锋元素融入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走进团山湖村,墙头上有雷锋的图画,田间地头有雷锋的故事,广场上飘荡学雷锋的歌声,雷锋文化墙五彩斑斓,雷锋驿站焕然一新,雷锋党建室里经常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

村里通过村村响、微信群、公开栏、文化墙等形式,大力宣传雷锋事迹,并邀请雷锋生前同事、好友李湘枚、冯健、张建文等进行宣讲,用雷锋精神育人铸魂,引导村民勤俭节约、正确消费,弘扬雷锋精神。村里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健全组织,制定章程;提出移风易俗系列措施内容及奖惩标准并单独成章写入村规民约;建立村民档案,设定评价指标,以积分定奖惩,促进移风易俗,厚植文明新风。

与此同时,作为雷锋精神孕育地,团山湖村利用雷锋精神人文资源和山水特色,采取村企合作模式,重点布局雷锋精神沉浸式研学教育、智慧生态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合作成立长沙荣安泰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村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的方式,扩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有效促进当地配套服务业发展。90后赵会超是一名东北小伙,他在村里建青少年研学基地“拾光农场”,采取村企合作的方式,村集体占股48%,不仅公司每年收益的8%将用于公益事业,还给村民带来了在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在团山湖村,昂扬的新气象正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