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古楼茶话

作者:石光明 来源:2024年第8期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3日 03时52分33秒 编辑:陈家琦

石光明副本.png


在古楼,不说茶不行,但只说茶却是不够的。古楼的雪峰云雾茶素来有名,茶学家推崇其独特品质,茶友追捧它贡茶品位,文人惊异那古道沧桑,茶农依靠这小小的叶子增收润家。正如一首茶歌所唱:“绿了山里的岁月,红了山外的牵挂。”

因《美食家》一书令众厨师敬畏的陆文夫,茶缘也深,他有酒瘾,更有茶瘾,一生爱茶,而且“睡不着觉时就喝茶”,曾误导读者以为茶能助眠。他肯定没喝昔日贡给明朝洪武皇帝的古楼茶,古楼茶茶多酚含量奇高,提神醒脑功效强,不然他会这么说?

第一次到古楼,是谷雨后,少不了喝古楼新茶。茶庄主人见我们来访,亲自以茶道款待。欣赏茶道当然不是独饮,众人围茶而叙,虽无茶令助兴,依然茶兴甚浓。观茶色闻茶香,望古道斜阳,听贡茶故事,谈茶乡新貌,暮色也被茶汤洇成了茶红。

初饮古楼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茶醉无眠的苦恼久久难忘。喝过茶,同行的书画家克臣、惠生、千悦诸君各回房间。夜渐深,大家早入梦乡,我却毫无困意,时过子夜,仍辗转反侧,起至窗前,撩开窗帘,对岸村舍的灯光早被夜风吹灭,吠声吠影的夜犬也已安歇,雪峰山野如梦境一般。只有古楼河还在梦游,河滩踉跄的涛声如分了行的散句,不讲平仄韵律,没有抑扬顿挫,幽秘意境填满一路梦呓,更觉夜的寂静。

忽觉不该忘了唐人卢仝的告诫,遇好茶便贪喝。卢仝总结喝茶利弊,写成《七碗茶歌》,前面说一到六碗的好处,随后一转:“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卢仝被誉为“茶仙”,他说“七碗吃不得”,大概是经过了许多不眠之夜的切身体验。

细品慢饮,我喝了多少记不清了。没有发轻汗肌骨清的体会,也无风生两袖的感觉,惟余无眠中“搜枯肠”了。

茶庄后是茶山,名曰“御茶园”,一看就是个有故事的地方。雨后茶山,绿涛层叠。茶山最高处,一亭耸立,名“揽月亭”,有联语云:留一截高山恰好揽月,举三盏茶酒聊为知音。白昼无月可览,正好凭栏远眺。抬眼望去,雪峰山峰峦浩瀚无涯,云岚飘忽,近处的苍绿与远处的灰黛绵延成一道极美的天际线。俯瞰山下,古楼村一览无余,屋舍棋布,溪河似带,茶园如盘,茶垄沿等高线排列,波浪式涌来。山腰茶园中,还有亭子二座,曰“将军亭”“茶仙亭”。轻风徐徐,春阳和煦,一群茶女正忙采摘,红衿蓝衫,点缀绿色茶园,如诗画呈现。正是:“古道春风方百卷,满山茶韵已千行。”

湘黔古道从历史烟云里延伸而来,走过的是蓝玉麾下班师回朝的征南大军。明朝立国,元廷败退漠北,西南、西北、东北等边远地区仍被残元势力占据,据云南的是元梁王,多次劝降未果后,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派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分别为左右副将军,率军南征。史料载,“云南平定,蓝玉功为多”。蓝玉后来又北征大漠,平定叛乱,为明初的稳固与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是洪武后期最有名的将领之一,后加封大将军、凉国公、太子太傅。蓝玉出生地有争议,一说凤阳,一说城步。但建有蓝玉祠,保存蓝玉故居的只有城步,在“蓝玉案”株连近二万人,朱元璋手诏布告《逆臣录》的高压下,蓝玉族人勇气可嘉。

蓝玉是明洪武十七年(1384)凯旋班师,路过古楼的。一路行军,人疲马乏,驿馆小吏捧上茶盏,告知是采自古道边的云雾茶,他喉润眼亮,激起少年回忆,无尽乡愁。于是把古楼茶带去京城,并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正为军国大事殚精竭虑,喝过后神清气爽,立即钦定为贡茶。万历年间翰林院学士顾起元撰《客座赘语》,记载:“闽之武夷,宝庆之贡茶,岁不乏至。”今人也有题“御茶园”楹联:御批冬夏春秋,我有青山五百年,当今旧墨成新墨;茶韵红橙黄绿,君来古道三千里,到此忙人是闲人。

苏轼吟诗擅比兴,名句迭出,我们总被其文字打动。他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以景比人,衬西湖之美。后来又用人喻茶,言茶之佳:“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杭州藕香居茶室竟集为一联,相得益彰:“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以茶比人,东坡不是首创,他之前二千多年,诗经就云“有女如茶”。从人工栽培茶叶始,茶进入百姓家,成为 “开门七件事”,采茶制茶、茶道茶艺都离不开茶女。

古楼也是离不开茶女的,在古楼说“有女如茶”更应时应景。这里的茶女清纯出天然,普通如茶,美丽如茶。古楼茶文化生态园负责人肖冬红是连任多届的省人大代表,邵阳市茶叶协会会长,不仅仪容端庄,而且有睿智情怀,坚韧担当。这位当年的乡镇企业女工,身世沧桑,脸上却没留下多少岁月痕迹。下岗后创业,在市场经济大潮冲浪,20年前返回家乡,收购濒临倒闭的古楼茶厂,流转土地,扩建茶园。将传承贡茶加工古法与现代先进工艺相融合,实现茶叶加工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开发出“将军红”“至尊红颜”“古楼红颜”等系列红茶名牌,其“花蜜香、甘鲜味”倾倒了众多茶人,多次获省级、国家级茶叶金奖。她返聘村民到茶园茶厂务工,收购鲜茶,带动村民种茶致富,现在古楼村80%的农户都以茶为业。茶旅融合发展起来后,又有60户村民开办了农家乐和民宿。

去年秋天再访古楼,是陪同作家谭谈等文化名家一行来的。几年光景,古楼面目一新,茶味依然浓,茶园似蝶变。除了茶园生态风光、采茶制茶体验,新增了古楼茶文化博物馆、雪峰茶祖广场、红军长征群雕、茶园索道、彩虹滑道等文化娱乐景点,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已是远近闻名的3A级景区,湖南十大茶旅精品线路。一曲《相约古楼》经歌唱家王馨演绎,成为古楼对四方宾客的笑颜,远近茶商、茶友、游客的牵念。

谭谈没有像王蒙那样宣称自己“是为了写与饮茶而来到这个世界的”,只把自己定位为茶友。甚至说:“对于喝茶,我是稀里糊涂的。”他对吃穿不讲究,喝茶同样不挑剔,黑白红绿,碰到什么就喝什么,喝茶近似牛饮。他去过不少茶山茶园,品味过很多名茶佳茗。第一次来古楼,第一次喝古楼茶,他想起了儿时山村的温馨时光,朴素的饮茶方式,不厚此薄彼:这茶那茶,对人的身体健康,各有千秋。有前次教训,这回我只略作表示,便看大家喝。夜色阑珊,好茶者还不舍离去。

秋日游古楼茶园,正逢桂花盛开,踩着一路桂香,踏青山,慢慢走。流连茶祖广场,登上山脊鼓楼,击鼓三通,侧听历史的回声。将军亭边,是茶园索道的起点站,据说为了安全考虑,不让年逾古稀者乘坐,年近八旬的谭谈,腰腿仍健,说:我第一个试验吧。他带头,几位作家张开双臂,飘然飞越茶园,在对面山头的茶仙亭,客串一会“茶仙”。茶山留下几串笑语,茶园多了几篇诗文。

上一篇 老农书记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