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者:丁开杰 来源:2024年第6期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7日 03时51分32秒 编辑:陈家琦

丁开杰副本.png


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集体学习时作出系统阐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再到202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三次“下团组”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作出强调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对指引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质量发展问题。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我们不断发展新型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导产业升级”。9月,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前瞻性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充分阐明,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创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年均9%以上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但是客观地讲,我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这种增长方式需要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资源利用率不高,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日渐减弱,长期积累的环境欠账亟待解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提上日程。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能高效集聚创新要素并自主拓展发展新赛道,逐步摆脱传统的人力和资源驱动型增长模式,实现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变,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在人类发展史上,每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带来生产力提升,创造出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机器学习等技术渗入各个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数字零售、数字金融和数字物流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生产力实践带来深刻变革。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且不均衡,流动性收紧,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呈现出本土化、区域化和短链化等趋势,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将是各国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我国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牵引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抓住发展先机,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石。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关注“有没有”向关注“好不好”转变。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的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用科技力量改善人民生活,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形成并展示出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新质生产力已经对高质量发展形成并展示出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取得重大成果,科技实力逐步崛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7年的2.13%提高到2023年的2.64%,在世界各经济体中排第13名左右。创新投入稳步增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由2017年的17606.1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3278.2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我国已经从2012年的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随着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陆续实施,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健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稳步实施,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6.7万亿元、25.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特别是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已经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缩小至2022年的1.50、1.64。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一共确立2485个深化改革方案,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环节。这些改革举措激活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释放出蕴藏于亿万人民的巨大活力。其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分16批取消下放逾千项行政许可事项,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我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总数从2012年的近5500万户增加到2023年9月底的1.81亿户,市场主体活跃度大幅提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到2022年,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我国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绿色、高效等方向不断转型。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7.0%。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均超过3亿千瓦,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在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乘势而上,2023年全年产量突破80万辆,占全国比重达到8.4%,比亚迪、吉利、大众、广汽、北汽等国产汽车品牌都前来设厂造车且持续扩大规模,成为了产业发展重要新增长点。在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迅速取得显著成效。到2022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已经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到91.2%。

同时,我国高质量发展也还存在大量制约因素。例如,我国过去长期的高增长主要是追求增加产量,忽视质量和效率,产生了大量低效GDP或低水平的过剩产能;尽管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仍相对滞后;我国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老龄化和人口红利的衰退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等。这些制约因素都亟需通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来破解。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会推动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持续优化、不断提升配置效率。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新科技、新要素和新产业融合发展。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加快绿色发展,推动生产力的绿色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抓住全球绿色经济、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力,大力增强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推动我国产业发展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选拔培育机制,打造科研人才培养平台,鼓励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优化金融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的贷款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加大对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二级巡视员,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